返回

完美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八七章 距离大师有多远(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四千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儿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

    打从这一段精神病院的戏份开始,影音室里的低笑声就没停过。

    对于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而言,这种细节其实是很致命的你未必会是那种跟着大家一起的哄堂大笑,但看到这一块儿,听到这些精神病患者那么认真地发癔症,那种感觉,就是会让你忍不住肩膀直抽抽,一个人笑得跟个傻子似的!

    理论上来说,一部喜剧电影里,你能来上那么两三段这种段子,这部电影就火定了像这种段子,那简直是最好的口口相传的利器!不用你说什么,看完了电影之后,观众就会自发地帮你宣传了。

    而在《大腕》这部电影里,类似这样的段子,简直比比皆是。

    于是,一种现实影视圈子里的大腕们,几乎是从十几分钟开始就笑个不停,逢道笑点必笑,剧本中预备好的笑点,基本上一个都没浪费!

    当然,这肯定意味着,冯必成的导演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从纸面上的剧本,到变成这样节奏精准、表演上佳的电影画面,这中间都是他的工作。

    电影放映结束,黄文娟刚起身想去开灯,那边冯必成已经机灵地提前起身去把影音室的大灯打开了。

    刚才放映中间大家的笑声,应该算是最好的点评了。所以,灯一亮,李谦站起身来,也没准备去会议室,就直接问:“都说说?有什么看法?”

    曹霑第一个开口,“我觉得挺好,几乎完美!”

    孙玉婷第二个开口,“很棒!我看过的最好的黑色幽默之一了!”

    鹿灵犀说:“完成度很高,整体性非常棒!”

    金汉说:“我给九十五分!很diao!”

    李谦最后扭头,看向韩顺章。

    他是这部电影的三个制片人之一,还顶替自己担任了这部电影的监制、如果说这部电影是冯必成站在目前主导一切的话,那么站在他背后为他掌控住大局的人,毫无疑问就是韩顺章。

    这部电影,至少有他一半的心血。

    这个时候,迎着李谦的目光,韩顺章点了点头。

    事实上,这部电影现在呈现出来的这一个版本,它的拍摄、剪辑,甚至是表演,基本上都是严格的遵循了李谦所给出的剧本的。其中的变动、导演层面对戏份和人物建立的增删与调整,都非常的少。

    也即是说,这是一部典型的“编剧戏”。

    剧本的逻辑,是经过一再推敲,一般都是偏向于逻辑缜密一些的,而拍摄中间导演的再创作、临场发挥,乃至于对剧情和人物的增删,则往往很容易导致一部戏的结构失衡、逻辑失去严密。

    当然,最终,导演还可以通过剪辑,进行故事的重构,力争在最终上交的版本上,呈现出一个逻辑严密、人物丰满、故事流畅的好电影。

    但往往,喜欢临场发挥改动剧本的导演,最终呈现出来的版本不管优劣如何,动辄就会与最初的剧本相差极大了。

    而现在的这一部《大腕》,冯必成的完成作品则基本上是有95%以上的程度,极大地遵循了剧本的规划,甚少自己的调整。

    乍一听好像会感觉这样一来,导致导演的能力显得很平庸,只会照着葫芦画瓢,但其实,这反而是执导能力比较强的特征之一。

    一个导演,尤其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的商业导演,必须是特别善于戴着镣铐跳舞的超强舞者不改剧本,不动对话,也不动人物,基本上完全照着剧本来拍,但一方面完美地呈现了剧本的风貌与特质,另外一方面,在很多的细节上,从服装、布景,到取景的角度,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很多方面,又都充分地展现出了导演个人对这个故事的思考。

    这很难得!

    甚至在李谦看来,这样的能力,是超出了冯必成的能力范畴的。

    但是,他的确就是做的那么漂亮。

    让李谦看完了,都觉得基本上无话可说。

    于是,问完了大家的意见,李谦拍拍手,“那好,先就这样,老金,老韩,回头你们影视部那边给我一个调整的建议,宣传部,发行部,你们的活儿要抓紧了,往齐总那里报!这是部好片子,卖不好,我找你们算账!……散会!”

    …………

    冯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