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品相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二十三章 竞拍开始(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家都知道官印体制源于秦始皇建立的六玺制度,但秦代历史短暂,所以只能从汉制中反溯。汉代官印体制进一步完善,且更加严格而细致,汉代以钮制作为区别官阶的表征。应劭《汉官仪》载: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印底镌刻有篆文“左右修竹。”

    在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凡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宗正、少府。执金吾等到中央机构的主管长官,皆为中二千石。在地方官中还有三辅的设置。所谓“三辅”,即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秩皆中二千石,换做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务院各部门的部长。

    “所以这枚古玉是汉代俸禄满二千石的朝堂大员才能使用的官印,而且从玉质和雕工都很符合汉代的玉器水平,这可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物件,下面我来宣布这件玉印的底价。”拍卖师看到众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了,脸上露出笑容。喊道:

    “此件汉代古玉印拍卖底价是二十八万,黄色牌子每次加价是一万,红色牌子每次加价是五万,下面拍卖开始。”

    “23号嘉宾加价一万,现在是二十九万。”

    “36号嘉宾加价一万。现在是三十万。”

    ……

    “42号嘉宾加价一万,现在是四十二万,还有出价的吗?四十二万一次,四十二万两次,四十三万三次,成交!恭喜42的嘉宾获得这第一件汉代的古玉印。”

    对于玉器秦宇不是很了解。和普通人差不多,只知道一些大概的玉种名称,可能黄龙玉算是秦宇了解的最多的。

    这汉代玉印秦宇看着确实不错,流光古朴的,不过秦宇对玉器的价格不是很了解,自然不会随便出价。

    至于莫咏星那是连秦宇都不如。他看的是个热闹,这么多人为了竞争一件玉器而不停的出价,现场的热闹气氛倒是让他很享受。

    随着第一件玉器成功拍卖出去,接下来的半小时又有五件玉器拍卖出去,当然还有一件玉器流拍了,不过拍卖师丝毫没有受到那件流拍的玉器的影响,仍然是精神亢奋。给众人继续介绍下一件拍卖品。

    “秦宇,看着这些玉器有没有想要出手的想法,你现在身家也有个上千万,也可以整件上档次的玉器收藏下。”莫咏星眯着眼睛看着台上的玉器,朝秦宇说道。

    “要是几万块钱,我还有兴趣,这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我可没这多闲钱买这东西。”

    秦宇摇了摇头,其实秦宇虽然赚的钱不少,但小农思想还依然存在。要让他花几十万去买一件玉器,心里还是很舍不得的。

    “切,你懂啥,这买古玉,玩的是叫一个文化。等你将来混进一定的圈子层里面,你就会知道了,家里没有一两件拿的出手的古董,人家会把你当一个暴发户,知道中国的古董价格为什么一直是居高不下吗,就是被一些暴发户给炒的,他们需要一些古董来彰显自己的文化,至于价格贵点也就无所谓了。”

    莫咏星说的内容秦宇也听说过,这种现象在国内古董市场存在已久了,八九十年代富裕起来的那些人,有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这些人听说玩古董的都是文化人,于是就纷纷加入到古董行业来,希望收买一两件古董来证明自己也是一个文化人,导致国内的古董价格是一路飙涨。

    山_西曾经有一位煤老板,为了给自己撑场面,彰显自己有文化,在一次拍卖会上一掷千金,花了上亿人民币买了十几件古董回家,有书画,有玉器,还有瓷器,这些东西买回家后,那煤老板找人在大厅打了一个展柜专门用来摆放这些古董,只要一有客人进门第一眼就会看到这些古董。

    当然,那煤老板这种行为不但没能证明他是文化人,反而引起了圈内不少人士的嘲笑,不过那煤老板也不在意,按照他说的,他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是等他的儿子,孙子传承这些古董下去,他家也可以算是有文化的人家了,这些古董都算是传承有序的了。

    不得不说那煤老板想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三代过后,谁知道你祖上是干什么的,但是这些古董却给了他后人吹嘘的资本啊。

    “这件玉器是汉代青白玉辟邪,重1662克、高11.5厘米、长19.5厘米,玉质是青白玉,细腻光泽,圆雕一辟邪神兽,造型生动,工艺精湛,辟邪神兽的寓意就不用我说了,相信在座的嘉宾们都知道,这件青白玉辟邪,买回去不管是摆在办公桌上还是家里都有着极好的寓意,起拍价是两万人民币,黄色举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