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圣武星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348、骑鲸捉月(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让圣人不愈而卒?

    鱼化龙又道:“春秋、战国、秦汉士气,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诸子都是大能者,有一半人追寻先圣老子的脚步,踏上了仙路,想要寻找一条救赎之道,而也有一些,选择与孔圣一样,留在了地球,与敌人对抗……大月王朝,便是先圣老子,以及后来追随者们,在这个星球上,建立起来的文明火种,现在,你明白了吧?”

    李牧下意识地点点头。

    他有些恍惚,又有些明了。

    先秦时代,甚至包括汉武帝之前,中国各家流派学说都是百家争鸣,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逐渐不复这种百花争艳的盛况,除了皇朝的政策之外,只怕是与诸子离去,灵气枯竭重重因素都有关,到了后世,也只是偶尔有一些惊采绝艳之人出现,但真正能够媲美诸子的人,数量不多。

    貌似后世成圣之人,唯有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

    顿了顿,李牧想起鱼化龙一开始说过的话,道:“你之前说,你乃是大唐时代,追随师父来到这里,请问,你的师父是?”

    鱼化龙闻言,脸上浮现出一丝骄傲之色。

    这种表情,不是自负和骄横,而是一种对于自己师父尊崇敬佩到了骨子里的自然而然的神态。

    他一脸的恭敬,向天空拱手,然后才道:“家师之名,震烁古今。呵呵,李王爷你不是也熟读家师之传世诗作吗?”

    李牧长大了嘴巴:“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这位,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之为诗仙。

    这位诗仙,还真的是飞仙了?

    关于诗仙李白,如今地球上的中国人,不管识不识字,只怕不知道的人没有几个。

    李牧觉得,历数中国古代各大王朝独领风骚的诗人,李太白只怕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仅凭诗歌上的成就,边堪与任何领域的任何人争辉,在中国人的心目之中,那些名传千古的帝王将相,也未见得,能够比李白更具有人缘。

    关于李白的归宿,有各种传说。

    而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则是李白晚年,泛舟长江游历,到了采石矶之后,见景色秀丽,宛如仙境,于是泊船于采石矶,饮酒赋诗,入夜之后,天高月明,有一尾鲸鱼从水中浮起,李白于是跳上鱼身,骑鲸升天去捉月,从此消失在天穹,未曾返回。

    这就是李白骑鲸捉月的传说。

    这个传说,与老子骑青牛乘紫气升天而去,几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说,民间传说之中,往往蕴含着历史真相吗?

    鱼化龙又道:“至大唐之时,天地之间的灵气,已然开始衰退,家师寻得仙路,便踏上了先贤之路,希望追寻先圣们的足迹,寻找到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找到那传说之中的救赎之路,他带着两位挚友,以及数位随从,跨越星海,追寻着一些线索,来到了大月,可惜,当此时,追兵强敌已至,局势危机,家师便以青莲转生秘术,将包括我在内的五位师兄弟,都封印在大月王朝的月坛之中,护我们安全,而他则与挚友应敌……等到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时移世易,一千三百多年之后,而昔日鼎盛的大月,也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

    言语之间,颇多感慨和叹息,亦有对故人的浓烈思念。

    这要是演戏能够演到这种程度,都可以秒杀十个脚趾头出境就可以把床戏演到金瓶梅程度的张一山老师了啊。

    真是那样的话,李牧就认了。

    李牧此时,已经完全相信了鱼化龙所说之事。

    李白的徒弟啊,自己抄了人家老师那么多的诗句……饶是李大魔王素来以脸皮厚自居,但此时也不禁老脸一红,有一种考试作弊时,虽然没有被老师发现但是却被学习上的竞争者给瞅在眼中的局促感。

    于是李牧赶紧深深吸了一口气,做出一副先别说话别打扰我,我在思考的表情。

    如果鱼化龙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那还有更多的谜题,却又随之冒了出来。

    “你之前说,当年封印的师兄弟,一共有五人,那为何现在只有你一个人?”李牧问道。

    鱼化龙道:“当年,我们师兄弟五人,我是最小,所以大家都叫我小五。”他之前对菜菜和吴北辰等人说自己名叫小五,倒也不是欺骗。又道:“只是,当我从月坛中苏醒之后,却发现,其他四位师兄,已经在我之前苏醒,离开了月坛,我这些年,也在寻找他们,可惜线索不多。”

    “不多?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