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司礼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九章 皇爷高兴,咱家就高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商品不丰富,就只能交纳白银来抵税,这些白银千辛万苦收回来,也没到国库中去,而是在地主和商人手里。

    前者把持粮食,后者则懂得利用白银和米价的差价,于是纷纷赚得盆满钵满,最后,银子就都进了银窖,退出了商业流通。

    没有硬通货币,铜钱又极度缺乏,上至朝廷,下至民间,便出现奇怪现象。

    穷,都穷。

    唯中游的地主商人富,富的流有。

    朝廷穷,边防便不利。

    百姓穷,便要寻个活路。

    内忧外患之下,这大明朝便轰然坍塌。

    因而,魏公公这次主持海事,就一个任务——搞钱,搞来大量的白银输入商业领域,输入民间,想尽一切办法使明朝的经济变得真正活跃。同时,靠这些白银从海外大量收购粮食,于西北、辽东、京畿广建粮库,缓解即将到来的天灾。

    这是个浩大的工程,想要这项工程有所见效,非二十年不能为。

    这是建立在全盘不能烂的基础上,若只建立在恢复基础上,则只需稳住长江以南便可。

    然,那死伤太多。

    陈增是个太监,做太监的有个通病,钱再多也不喜欢在手里捏着,而是无论如何也要买地置业。

    太监,对于银窖藏银是不感兴趣的。

    田产,才是公公们最喜欢的东西。

    说起来,这也是公公们心底最大的痛。

    他们为何成了太监,还不是因为穷,因为读不起书么。

    穷困的根源便是无田无产。

    所以,公公们对于田产有着异乎寻常的钟爱,只要有了田产,公公们就能看着后人走上他们最向往的道路。

    所以,魏公公知道陈增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

    然而分期付款和打欠条是不可能的,真这样干了,他魏公公前脚走,后脚陈公公就能翻脸无情。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大刀在手,天下我有。

    扣人!

    魏公公二话不说就留客了,运河上好吃好喝好玩的多着,好听的也有,只要陈公公赏脸移步就行。

    陈公公没想到魏公公压根不让他走,满是笑容的脸僵在那。

    凝重的气氛中又带了些许尴尬,些许尴尬中又带了些许愤怒。

    最终,陈公公的怒火没敢发作。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就他带来的那百来随从,远不足以将他陈公公解救出去。

    “魏公公请!”

    “陈公请!”

    “宾主”双方把手言欢,即便再各怀鬼胎,这当功夫也是做主面子功夫。

    上船之后,陈公公就接到了任务单。

    魏公公请他列个清单,哪处有金,哪处有钱,哪处有铺子,该何人去领,都一五一十写明白。

    陈公公明白这是应有之意,不把钱凑出来,他哪都不去。

    所以,很是老实,提笔就写。

    不一会,就开列了两张单子来。

    魏公公就在边上看着,他觉得自己倒像是纪委的,正在奉皇爷之命监督陈公公申报个人家庭财产情况呢。

    以后要是能当了大佬,定在内廷开设监察衙门,不察外朝,只计内官。

    山东大佬的豪富让魏公公开了眼界,一个山东矿监都如此了,况别的矿监税使。

    况天下,不止这些矿监税使,还有好多镇守公公呢。

    只是,要计内官,非秉笔大珰不可。

    还得提督东厂才行。

    要不然,就是经国公子沪上打虎了。

    可惜,魏公公知道自个这辈子怕是很难入司礼监了,因为他底细不干净。

    陈增估摸开出的单子够凑足五十万两银子后,便停下了笔。

    魏公公忙请陈公饮茶,朝小田打个眼色,后者立即拿着这些单子下船上了岸。

    岸上,自有人处置。

    陈公公被人扣了,手下的狗腿子们肯定得捞人。

    很快,打马声不断。

    不时有人拿着陈公公开出的单子飞马取钱。

    ……

    等着别人送钱来的滋味,无疑是世间最美的事。

    看着首批运来的成箱金银,魏公公眼都看直了,人也痴了。

    秀芝姐也痴了,长这么大,她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洛洛儿反倒不看重这些东西,因为她明白这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