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离夏和公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离夏和公公(08)(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算是给孩子玩的,也没有细琢磨,买到手中才知道自己有些唐突,心事重重的她来到座驾旁,急忙打开车门透了透气,稍事调整一下心情之后,便发动了车子,朝乡下的老家驶去。

    沿途的杨树枝叶茂盛,透过顶部的窗缝,一丝温风拂进,这个时候,气温还不算太高,车内也不闷热,没一会儿就到了村口。

    一座平板小石桥展现在眼前,那种灰白色的桥面,风吹雨打经年累积的坑坑点点,桥下翠绿色的水面上漂散着浮萍,几只鸭子在水面上扑腾着。

    捕捉着鱼儿裹腹。

    村边稀稀拉拉的有几个人,随便的站着的、推着自行车的、小孩子玩耍的,也来不及和他们打招呼,车子就驶进了村子。

    村子如今已经修建了公路,早些年的泥土道已不复存在,集体建设的新区排房。

    那青砖碧瓦高门大院,看起来还是很气派的,顺着弯扭的村路,车子继续朝老家行驶。

    这个村子在左近村落中比较大,过了新区,后面是老区,老区的房子稍微有些破旧,一些七八十年代的老房还伫立在那里,几十年中,也破烂的不像样子了,青蓝色大尺寸的砖砌盖的,有土墙围着的院落,甚至有的人家还是篱笆院,院里的枣树枝杈林立,青红相间的脆枣挂满枝头,这就是这个村子的特色。

    宗建的老家靠在村子西边,毗邻村路,村路以西是大片的田地,远离公路不受车马的轰鸣,也算是一派田园之处。

    虽然身处老区,那隔着十多米就架起的路灯,在夜晚,使得村子不再漆黑一片,尤其是夏季的夜晚,欢笑声从未间断。

    一会儿到了老家,那高脚院,红漆大门还是很艳丽的展示在那里,前后两排房子连在一起,像个二进院落,前面的房子住人,后院的空地种菜,房子兼顾着储藏,彼此之间有一个后门,不过,前后院倒是都开了独自的大门。

    后院原来是魏喜的哥哥。

    宗建的大伯一家住着。

    后来大伯一家搬去了省城。

    就交给了魏喜。

    现在空着。

    车子最终停靠在院子前面那片空地上,这片老区的房子倒不似新区的排房那样,都是散落的没有什么规矩的建设的,空间也就不是那么拥挤了。

    一群闲散人员围坐在树下,唠叨着,看到了白色的汽车驶来停在空地前,知道是魏喜家的,呼啦一片打起了招呼。

    下了车,魏喜带着儿媳妇和邻舍打着招呼,然后把孩子从座椅上放了下来。

    然后抱了起来。

    几个老婶子七嘴八舌的在那里喊着。

    老喜的大孙子来了,看看啊,看看,这小家伙这俊模样,真个喜人啊。

    ,可不是嘛,你也不看看人家孩子的妈妈多么漂亮,你看看,吇吇,瞧那身条………抱着孩子,公媳俩走过去和邻居见了个面,算是彼此问候了一声。

    夸赞、羡慕、嬉笑传了出来。

    魏喜笑呵呵的打开了自家的大门,招呼着儿媳妇走了进来,老家的院子还算敞亮,在老区里显得有些鹤立鸡群的样子,房前种着一小排简单的花草,西侧厢房里是厨房。

    和堆彻一些杂七杂八的日常使用工具,东侧的一间屋子空着歇脚住人。

    而另外一间是洗澡间顺带着茅厕。

    天棚底下有一个大的灶台,平日里,架起大锅,炖个肉啊、熬个粥,那味道能飘出老远,前出廊的老式风格。

    既成荫又能当做雨厦,令主宅的房间里没有那么热,和那种铁质安装的雨厦有明显区别,这个老式的整体风格。

    多少还能显出这户人家的气派。

    保留下来原始的东西的同时。

    也保留了父亲的情感,推开房门,老爷子用手支开门,让离夏抱着孩子进来,屋子里一片荫凉,进深六米多的客厅就展现出来,后墙开了一道门,那是留着通往后院的,三大间的布局,东屋保留着热炕的形式,西屋是普通的标准间,给儿子儿媳妇准备的木质床铺就铺在里面。

    哦,咱们到家喽,宝宝看看啊。

    离夏哄着孩子说道,看着儿媳妇额头微微布着的细密汗珠,魏喜告诉她先坐下歇着,然后上后院,从机井里打出一罐子凉水过来,他的思想里,与其用冰箱里冰镇的东西解渴。

    还不如这井水中的水健康,也是,一个是纯天然,一个是人工促成的,他自己平时热了的话,就是那样去后院打一罐子凉水。

    供自己饮用的。

    给你,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