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二二章 死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还得先在“钦定字辈”中、也就是在圣祖一系之内挑选,理论上来说,圣祖一系之内,依然可以算是“近支”的。

    文祥将仁宣一系之外、圣祖一系之内的年幼的“载”字辈,都找了出来——年长的不必考虑,文祥心知肚明,“上头”不可能“国赖长君”的。然后,体格、品行、智识、家世,一一胪列,一个一个的分析、判断,看一看,哪一个是最适合做嗣皇帝的?

    就在文祥勤勤恳恳的做着功课的时候,宝廷“为文宗显皇帝血嗣未绝仰祈睿鉴事”一折爆了出来,他立马就蒙圈了。

    文祥自然是不赞成立女帝的。不过,他眼界开阔,并不以为西洋的“文明”,中国就一定不可以借鉴。实际上,不需要宝廷在折子里啰嗦,英吉利、西班牙等国,女王继统、当国的情形,他都是清清楚楚的。

    可是——拿现在的话说,步子太大,是要扯着蛋的!

    这也罢了,文祥真正疑虑的,其实还不是女主当国,而是——如果女主当国,皇嗣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这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说的明白点儿,荣安公主若登基继统。她这一代,还好说,问题是,下一代,该怎么办?她的儿子,是姓爱新觉罗呢?还是姓瓜尔佳呢?

    如果姓瓜尔佳——不管到时候爱新觉罗氏还算不算“宗室”,都形同改朝换代。这是文祥绝对、绝对不能够接受的,虽然,他自己也姓瓜尔佳。

    如果姓爱新觉罗,就等于叫关卓凡的儿子“改宗”,那么,关卓凡能够接受吗?

    说到这儿。以下这个问题就再也无法回避了:宝廷上“为文宗显皇帝血嗣未绝仰祈睿鉴事”一折,到底只是他自己“希图悻进”,还是有人在背后指使、推动?

    如果是有人在背后——

    文祥不由背脊发冷。

    刘宝第已经断定,宝廷上“为文宗显皇帝血嗣未绝仰祈睿鉴事”一折,是出于关卓凡的指使;并且判断,“上头”已有“立女帝”的意思了;文祥却还在踌躇难决,这绝非他的智力不如刘宝第。而是——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脑袋。

    文祥对关卓凡,是真心实意的佩服的。他承认,关卓凡确是百年难遇的大才,国家确是少不得此人。同时,不知不觉中,他和关卓凡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愈来愈信任、依赖关卓凡,不然,他不可能主动提出。裁撤、合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因此,内心深处,文祥是极不情愿关卓凡做这个幕后推手的。类似的念头一冒出来,他就本能的回避。

    可如果是真的——他。他,他到底想干什么呀?!

    如是,到了时候,自己何以自处?!

    眼见局势发展迄今,“立女帝”一事,愈来愈像有人在幕后指使、推动,也愈来愈有成事的可能了!

    文祥的心中,像压上了一块大大的石头,沉甸甸的,坠的难受。

    不多久,曹毓瑛、许庚身、郭嵩焘都到了,都看了鲍湛霖的折子。

    军机大臣是最讲究“宰相风度”、最讲究“持志养气”的,不过,还是能够在大军机们的脸上,看到他们心中的震撼。

    养心殿的总管太监,早早的就过来传旨:母后皇太后已经驾临养心殿,轩亲王一到,立即“叫起”。

    母后皇太后驾临养心殿如此之早,是颇少有的情形,几个大军机,都隐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关卓凡终于到了——看看时辰,今儿个,轩亲王可是比平时到的晚了些。

    “鲍雨亭的折子,”关卓凡平静的问道,“各位都看了?”

    几位大军机,都点了点头。

    “好,这就‘上去’罢!”

    进了养心殿东暖阁,刚刚站好、跪好,母后皇太后就进来了。

    果然是“早已经到了”。

    升座、行礼之后,慈安开口了:

    “那个‘左顺门’……是在哪里啊?”

    大军机们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母后皇太后问的是,“大礼议”中,群臣“哭门”的左顺门。

    没想到,母后皇太后一开口,问的是这个问题。

    有人未免腹诽,觉得母后抓不住重点;但更多的人,却是心中微微一沉。

    “回母后皇太后,”关卓凡说道,“就是协和门——前明叫做‘左顺门’,本朝改成了‘协和门’。”

    协和门是太和门广场的东门,进入午门之后,站在金水桥上东望,就是协和门。

    “啊……原来是协和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