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一零章 粉墨登场,大戏开锣(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大好的样子,不过,也没有挂出什么明显的幌子来……嗯,最近这半年,他似乎没有怎么露头,至少,没再到过我们的班子来。”

    顿了顿,“不过,应该有人和他更加熟识的,若他果真得了‘杨梅’,他的客人里头,未必没有被沾染上的,细细打听,应该打听的出来的。”

    宝鋆摇了摇头,“那也未必——”

    顿了顿,放沉了声音,“这个事情,你就不要去到处打听了,晓得吗?”

    筱紫云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宝鋆的意思,踌躇了一下,说道:“这个事儿,外头传的沸沸扬扬的,闲极无聊打听底细的人,全北京城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怎么也不会就怀疑到我的头上吧?”

    “那可难说!”宝鋆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些,“你不晓得朝阳门内大街的本事!当年的揭帖案,那个什么‘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算了,不说了!总之,小心没过逾的!你的责任,就是替艾翁做中人,不要再去做别的了,不然,一不小心,就把艾翁和我扯了出来!”

    顿了顿,“这个话,你也替我转给艾翁!”

    “呃……好的。”

    筱紫云的样子,并不是十足服气,宝鋆立即就沉下了脸,加重了语气:

    “你可别不以为然!当年的揭帖案,惇五用的人,都是一等一的老江湖,一等一的武林高手!自以为策划的滴水不漏,可是,不晓得什么时候就被人家给盯上了!一动手,便一网成擒!逸出去的,也终究是跑不出人家的五指山!你一个梨园行,手上虽然有那么点儿功夫,可是,比得了‘聚贤堂’那一大班子吗?”

    筱紫云忙敛容答道:“是,大人的教训,我都记得了。”

    “真正记得才好啊!”

    “是,是,紫云不敢或忘!”

    过了片刻,筱紫云觑着宝鋆的脸色,语气中加了小心,说道:“大人,艾翁还说,就算‘山人’并没有替肃顺翻案的意思,咱们……也可以把他说成是有这个意思啊!”

    哦?

    宝鋆心中一动,“你是说……挑拨离间?”

    “呃……是啊!”

    嗯,这条路子……

    倒不是不可以考虑呢……

    宝鋆迅速的转着念头:这个“挑拨离间”的话,如果出自自己的口中,并不会令听者觉得多么突兀,因为,自己就是辛酉政变的当事人之一,对于轩亲王照应肃顺遗属有所“疑虑”,其实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听者也是辛酉政变的当事人的话,这个话,就更加的好说了。

    “这个嘛,”他慢吞吞的说道,“让我先想一想。”

    筱紫云察言观色,宝鋆对他的建议,明显是动了心,不由暗喜,连忙说道:“是!一切都听大人的招呼安排!”

    “好了,”宝鋆的身子往后一靠,摆出一个非常闲散的姿势,“说了这么一大篇儿,也说的够了,先不说这些了!嗯,这段日子,你们梨园行,有什么新闻没有?有没有哪个班子,编了什么新戏出来啊?”

    “新戏倒没怎么听说,”筱紫云说道,“前段日子‘国丧’,就是编了新戏,也没法子排演啊!”

    略想了一想,“不过,新闻还是有的——哎,其实也可以算是‘新戏’!‘三庆班’的‘卢台子’,将三十六出三国戏串连了起来,每天唱六出,连唱六天,唱完了,封箱过年!”

    “卢台子”大号卢胜奎,工老生,是“三庆班”的台柱子。

    宝燏的眼睛亮了起来:“三十六出三国戏,首尾相连,连唱六天?”

    “是啊!从刘表托孤、马跳檀溪唱起,一直唱到战长沙、收黄忠!里边儿有《弃古城》、《徐母骂曹》、《三顾茅庐》、《公子三求计》、《三搜卧龙岗》、《长坂坡》、《汉津口》、《临江会》、《藐江南》、《群英会》、《蒋干盗书》、《借东风》、《华容道》、《取南郡》、《夺荆州》……等等等等,拢在一块儿,就叫《三国志》!”

    他一口气说了下来,宝鋆先喝了声彩:“你这个‘贯口’了得!不唱闺门旦,也可以去说相声了!”

    “大人见笑了,”筱紫云笑道,“说到底,都是吃开口饭的,嘴皮子得利落,记心得好。”

    宝鋆感叹着说道:“三十六出三国戏,串在一块儿,连唱六天,洵盛事也!”

    顿了顿,“‘卢台子’的老生,确是一绝,原来他也会写戏的?文武双全啊!”

    “是啊,要不然,程老板怎么能那么器重他呢?”

    程老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