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一翻身爬了起来,看见一个身材单薄、皮面白净的宦官站在面前,片刻后他才回过神认出了此人,正是王府上的宦官黄狗。</p>
</p>
“盖着被褥睡着了,真热!”朱高煦用袖口擦了一把汗道。他马上又觉得眼皮在跳,总觉得浑身哪里有点不对劲。</p>
</p>
黄狗弯下腰侍立在那里,附和了一声,抱着拂尘道:“京师送圣旨来了,人已迎到前殿,正等着王爷哩。”</p>
</p>
朱高煦马上站了起来,低头一看:“拿身像样的衣裳来。”</p>
</p>
没过一会儿,朱高煦便穿好了红袍乌纱帽,赶去了承运殿。</p>
</p>
这阵子,不到十天就会有一道圣旨下来,都是皇帝叮嘱朱高煦的各种事,大到怎么收买安南人心、小到行军饮食,都会写信过来。不过皇帝的信就是圣旨。</p>
</p>
芹站剧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个月,然而朱高煦还没出发。因为两路大军约好了要一起上,东路军最远从浙江等地调兵,来得慢;两路的各地军队渐渐聚集了二十余万,都需要时间……不过主要还是考虑季节。</p>
</p>
朱高煦在承运殿按照礼仪接旨,接到的并不是写在绸缎上的正式诏书,而是一封信,朱棣亲笔的信。上面的内容是,令诸军于七月前攻入安南国境内,并力求在明年二月之前结束战争。</p>
</p>
因为在湿热地区,春夏两季容易发生瘟疫,战争最好选冬季,不仅少病、还少雨。</p>
</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