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风格的经验,朱高煦严重怀疑:如果此次寻吴高主力决战,是不是真的能那么痛快?</p>
</p>
朱高煦的肚子里装着不少古代兵书,但他的作战方法,主要却来自多次实战的经验。其中有一个没出现过例外的经验,便是:在战术上,防御一方总是会占不少便宜。</p>
</p>
上次成都太平场之役,朱高煦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把进攻的方略、在会战时变成了防御。</p>
</p>
吴高肯定会修建工事、选择有利地形,不会轻易主动寻朱高煦决战!而朱高煦的兵力留下一部分防贵州城威胁腹背后,对吴高并无人数上的优势……</p>
</p>
不过朱高煦还总结出来了一个经验:毁灭敌军的军队,比攻占城池地盘更有用。</p>
</p>
“靖难之役”中,靖难军与官军进行了两次超过五十万规模的大会战,几乎仍未摆脱困守北平近左地区的处境,但胜利的成果,在后来便缓慢而不可逆转地显现出来了。</p>
</p>
如果按照这个经验,朱高煦便应该盯住吴高干。不管怎样,灭掉在野外的吴高军、肯定比对付守在贵州城的守军容易。</p>
</p>
敌军的大将们也必然会这么认为。孙子兵法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若无必要,大伙儿都不愿意强攻重城。</p>
</p>
问题是:先灭吴高,再攻贵州城,昆明城的盛庸能守到几时?</p>
</p>
平安率骑兵在城外各地活动,应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