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徐韬刚走,陆凉卫指挥使陈贞便进来了。陈贞未穿甲胄,穿着一身红色的官服,乍看与文官们穿的衣裳差不多,区别是胸襟上的补子。大明武官品级高,便是一个卫指挥使也是正三品,而管一个县的文官却只是低级官员。</p>
</p>
陈贞拿着一本卷宗过来,呈到了沐晟跟前。沐晟随手翻了一下,上面几乎全是用蝇头小字写的口供,便问道:“告诉我结果。”</p>
</p>
“末将派人审讯蜀王府当日的戏班子和奴仆,又审问了相干人等。发现当日的刺客,可能与蜀王府关系莫大!只是苦无证据,一时又不敢轻易审问蜀王。”</p>
</p>
沐晟听罢,断然说道:“此案到此为止!将卷宗送给徐韬,叫他一并送往昆明。”</p>
</p>
……押送朝廷使臣的骑兵,当天晚上留宿于龙泉驿城。他们要先到达四川布政使司的泸州,然后走乌撒达泸州道去云南。沿途是西南三省的一条重要驿道,驿丁马匹充足,一队人骑马要不了多久便能到昆明。</p>
</p>
驿站的官吏差役几乎没有变动,照样领着俸禄。四川布政使司发了份邸报,告诉大伙儿,各级官员只消遵从布政使司政令,合乎大明律法。在其位谋其政者,无须担忧余下诸事;违抗政令者,比照大明律严惩不贷!</p>
</p>
于是各府州县驿站官员,不管究竟皇帝和汉王谁有理,他们也不直接奉朱家的命令、只管三司的政令。而四川三司的官员,其产业田土受沐晟的军队庇护,短短数月已经和沐晟等人结交、情投意合关系和睦。</p>
</p>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