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春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合击之策,军机不可泄露!”</p>

    </p>

    朱高煦立刻说道:“吴高要往桂林府逃窜了!屁的大规模迂回合击,他有时间吗?”</p>

    </p>

    这个消息没有任何证据,但朱高煦至少信了五分,毕竟很合乎情理。</p>

    </p>

    他也没骗陈先生,确实还算是讲信誉的人;以前他的信用破产过,没有任何相信他,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认识到信用的隐藏价值。如无必要和巨大的利益引|诱,朱高煦一般是说话算数的。</p>

    </p>

    他便找来了文官侯海,叫他写信、用长史府印。叫这个陈先生带回去作为凭据,如果平乐城投降,则汉王府对之前的事既往不咎,将士保证对平乐府各级官吏、百姓秋毫无犯。</p>

    </p>

    朱高煦又提出要陈知府的那批三千石米。陈先生称现在不能做主,只好先回去禀报知府大人。</p>

    </p>

    ……如果能得到府城提供的粮食,汉王大军便能节省不少筹粮的时间。</p>

    </p>

    汉王军进入桂林府地区之后,军粮便不靠荔波县粮仓运输,主要依靠就地筹粮,比较耗费时间。</p>

    </p>

    负责筹粮的人马不靠抢|劫,而是强买。这个季节各地刚刚秋收不久,随便一个村子都有存粮,而且这段时间市价便宜;汉王军便大概以市价的价格,用金银铜钱、丝绸等财物交换。</p>

    </p>

    筹办军粮的将士拿着武器。百姓没有不卖的选项,而且不得讨价还价。除此之外,对于出售过粮食的百姓,汉王长史府还会开一张“收据”。</p>

    </p>

    收据用的是大明王朝的各地官府勘劾公文的防伪法子,以数字编码、一式两份,盖着印章的部分从中间割开;并且用独特用料的纸张,一般难以造假。这种办法,在官府的重要公文来往中,早已广泛应用;但用作筹办军粮的收据,倒是首次。</p>

    </p>

    正式名字叫“免田赋凭据”,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伐罪讨逆功成各地官民凭此据免田赋一至五年。</p>

    </p>

    这筹措军粮的法子是李先生制定出来的,效果很好。只要有人口的地方,一般都能筹到军粮。收据还用于征用房屋和各种军需方面。汉王军架设舟桥用的木板,便是从各处村子里征用来的,很多事门板,照样以极低的价格借用,然后发一张凭据。</p>

    </p>

    这凭据是不是用价值,得看汉王军能不能获胜了,不然就是空头支票。</p>

    </p>

    ……</p>

    ……</p>

    (感冒还没好,最近天气变化太快。) </p>

    </p>

    </p>

    </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