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春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兵者诡道也(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当他听说第一个在朝中捅刀的人竟是黄子澄时,李景隆有好一会儿失神。

    陈旧的木窗,在晃动的油灯下,仿佛有鬼魅出没。李景隆似乎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李达等了好一会儿,抱拳道:“末将的差事办完了,请告退。”

    “慢!”李景隆忽然跳了起来,方才沮丧消沉的目光忽然不见,眼睛变得炯炯有神,“我还不能这么认命!你等等,帮我带封信回去,送到我弟李增枝府上,叫他无论如何找机会见圣上一面。”

    李达道:“末将但听差遣。”

    李景隆马上飞快地找出笔墨,开始磨墨。

    ……

    京师秋季,天高气爽。徐辉祖从马车里走出来时,顿时比身边的随从都高了整整一个脑袋。

    他抬头看去,一座大门上面,挂着一个牌匾:方府。

    徐辉祖没有马上叫人上去,却在门前来回走了好几步,双手握在一起揉搓,心情十分纠结的样子。

    不久前,徐辉祖听说:盛庸在山东济南城,居然和布政使铁铉歃血为盟?!

    那铁铉是黄子澄的人,而盛庸多次被黄子澄挤兑,于是济南这一出戏、当真叫人听了有点意外……但徐辉祖沉下心一想,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盛庸给徐辉祖的印象,一向是审时度势、十分沉着冷静,从不意气用事,这次主动向黄子澄一党靠拢,或许平燕大将军的期望会少很多磋磨。

    ……若让盛庸在前线主战,这场战事,朝廷的赢面就很大了。

    徐辉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立功,自己什么都捞不着!

    虽然徐家已贵为国公,但徐辉祖自觉一身本事,多少有点不得志的寂寞;在这种要紧关头被排斥在外,又有点家道下行的危感,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徐家若光靠父辈的光辉是无法稳住地位的。

    于是他想和盛庸一样,也该审时度势了。

    恬着脸去找黄子澄?徐辉祖实在拉不下脸,但他和方孝孺没什么过节,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