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九〇三章 狼来了(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倒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说完,沈溪直接抱着云柳往帐后寝榻而去。

    ……

    ……

    孤灯下,沈溪终于在关外荒凉之地找到心灵的慰藉。

    原本寒冷而孤寂的寝帐中,平添几分温暖,沈溪不记得到底过了多久,等一切都平息下来,感觉整个身心都得到放松。

    连沈溪都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好的“兴致”,他原本以为自己在男女之事上很难燃起热情。

    “大人。”

    褪去伪装的云柳,尽展温柔婉约的一面,当她依偎在怀时,沈溪感觉到一种难言的温馨。云柳最初给他的印象,就是知性而温柔,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带给他的感受却是坚强不屈,如同那岩缝中倔强生长的野草,百折不挠。

    这二者间始终有一个平衡点。

    或者说,沈溪自己就是让云柳在这二者间转化的根本原因。

    美人在怀,沈溪心中的寂寥得以宣泄,但他还是有些遐思,尤其涉及未来不确定的前途。

    沈溪微微叹了口气,云柳感受到沈溪心中困扰,拥着他的玉臂更紧了一些。

    沈溪道:“从这里到宣府,走不了多久,要是刘瑾真想路上动手的话,或许接下来的路程会有些不太平,我们得打起精神,最好抢在他们前面赶到宣府。但到了宣府并不意味着麻烦结束,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云柳默默倾听,没有发表看法。

    她更愿意拿一种手下的心态,跟沈溪奏报事情,而不是平等地商议。

    沈溪轻抚云柳的如花娇颜,道:“好好休息吧,到宣府后,你作为我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许多事情都要你出马,注定不会太清闲。”

    ……

    ……

    沈溪离开京城往宣府,对刘瑾和阉党成员来说,少了一大麻烦。

    但对于宣府、大同,乃是整个西北官场来说,无异于一场大风暴降临。

    当年沈溪仅仅以湖广、江西总督调任三边总督,便引起大规模官场动荡,如今沈溪乃是以兵部尚书贬谪宣府,西北官场中人更为沈溪的到来烦忧不已。

    宣府和大同一线的官员和将领最为发愁。

    原宣大总督孙秀成在战争进行中失踪,朝廷没有大肆宣扬他投敌之事,毕竟事关朝廷颜面,之后宣大总督之职便一直空缺,王守仁留在宣府并非是以宣大总督的身份,而是以代总督、总理军务的名义。

    此番沈溪这个宣大总督是挂着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加衔前来,就算只是虚弦,但他少傅的身份却是实打实的。

    如此一来,沈溪在西北官场论职务排在三边总督之下,但论在朝中的地位却依然在三边总督之上。

    关键是沈溪的功绩和威望摆在那儿,远不是刘瑾说一句贬谪就能把沈溪在大明将官、士兵心目中的地位给磨灭了。

    沈溪履任宣大总督,直接影响到的是宣府巡抚杨武和大同巡抚崔岩,以及地方镇守太监、总兵等人的利益。

    杨武和崔岩都是阉党成员,靠向刘瑾行贿才得以升迁。

    二人收到刘瑾要求暗中协同张文冕“公办”的书函后,知道张文冕是奉命前来暗杀沈溪,内心惶恐,寝食难安,显然是被沈溪的威名吓破了胆。

    宣府巡抚衙门。

    这段时间,杨武多次召集手下商议,而王守仁已在收拾行囊,准备在沈溪抵达后,便动身回京。

    “……大人,刘公公不是说了,沈尚书是被贬谪到宣府,就像那没有翅膀的鹰隼,怕他作甚?”

    幕僚文祥晋看到杨武忧心忡忡茶饭不思的模样,这天趁着会议结束,来到杨武的书房进言。

    杨武怒道:“你知道什么?沈之厚没出任兵部尚书前,多次在地方为督抚,天南海北都有他的足迹,每到一处,都会掀起不小的波澜,官场都要被他倾覆了!”

    文祥晋道:“大人忧虑过甚了吧……以鄙人所知,沈之厚再厉害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弘治十二年考取的进士,比大人您还要晚一届,只是因得到朝中贵人相助,才步步高升……”

    杨武斜看文祥晋一眼:“那以你的意思,本官不用担心?”

    “正是如此。”

    文祥晋以为自己说的话起到了效果,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道,“说白了,沈之厚年不过二十,就算从娘胎里算起,有多少经营俗务的造诣?要说能在地方上引发多大风波,实不可信,多半是以讹传讹。想当初他在三边总督任上,还是刘公公清查九边弊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