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什么都迟了!”

    林恒显得很急切。

    以沈溪看来,林恒跟着他的主要目的,便是催促他早一点儿到宁夏镇主持大局,把军功划分明确,确定首功归曹雄等原三边武将,至于晚到一步的杨一清,只能排到后面去。

    沈溪摇了摇头,道:“我所率大半都是步兵,两条腿走路可没四条腿那么快,只能一步步来!”

    林恒试探地问道:“要不……大人先一步带骑兵出发?”

    这话一出口,旁边策马跟在沈溪身后的胡嵩跃等人都拿眼瞪林恒……显而易见,林恒代表的是三边武将、尤其是刚刚平息安化王叛乱的地方军将的利益,至于胡嵩跃等人却都眼巴巴等着沈溪带他们建功立业,有抵触情绪再正常不过。

    沈溪严肃地道:“凡事都要讲个规矩……这里已是边荒之地,随时都可能有贼寇或者叛军余孽出没,甚至可能遭遇狄夷兵马……若我这个主帅先一步离开大部队,遇到战事谁来指挥调度?”

    本来沈溪很好说话,跟林恒更无芥蒂,毕竟是姻亲,而且林恒还救过沈溪的命,怎么做都不过分。但在涉及利益纠纷时,沈溪必须站到自己人的立场说话,到底跟他出征的不是林恒所部,而是胡嵩跃和荆越这些老部下和信任他的将士,这些人才是他能凭靠的力量。

    林恒到底有些头脑,知道自己犯了众怒,赶紧行礼赔罪:“大人请见谅,末将太过心急了!”

    “无妨!”

    沈溪一抬手,看着远处说道,“虽说不能离开本部人马,早一步进宁夏镇,但接下来加紧行军倒是可以的,每日行军八个时辰,争取大军用七天时间进宁夏……本官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

    ……

    延绥镇驻地榆林卫到宁夏镇城,距离大概为八百里,能在七天时间里走上八百里,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急行军。

    沈溪也在琢磨这个问题,杨一清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便从京师赶到前线的?毕竟那是两千多里路,用一个多月时间赶到,简直是匪夷所思。

    或许是受军功驱使,不过从中也让沈溪看到杨一清卓绝不凡的能力。

    行军两天,走了大概二百五十里路,士兵们已叫苦不迭。

    这可说是走得最急的一段,驻军后士兵们赶紧找地方休息,甚至连晚饭都顾不上吃。按照他们的想法,行军路上有的是时间吃干粮顺带喝水,一旦停下来,最好是尽快找到地方睡觉,以缓解疲劳。

    而军中最辛苦的,莫过于那些行军一日后,还要轮值守夜的士兵。好在沈溪定下轮换制度,守夜官兵主要从骑兵中调派,以百人为一班,每一个时辰换一班,如此一来可最大限度保证士兵休息时间。

    不过,具体实施的效果没想象的那么好,毕竟班次多了,意味着被折腾起来守夜的人也多。

    夜深人静,沈溪在中军大帐继续查阅公文,不时写写画画。

    他的营帐总会亮灯到黎明,这样无形中给士兵们增加了一种信心看看,连沈大人都没睡,我们有什么道理偷懒?

    但沈溪的情况显然跟这些士兵不一样,他有战马代步,累了可以回马车休息,而且最重要的是身边有人为他捏腰捶腿。

    这一路,李衿自己也很辛苦,到底是一介女流,却在没有减震的马车里颠簸,一路跟着大军从宣府往宁夏,沈溪心里很过意不去。

    这天晚上,林恒又迫不及待进沈溪营帐催促行军。

    或许是察觉沈溪对他的态度与以往不同,尽管林恒心里很着急,也只能假借问询情报的名义,到中军大帐来催促。

    “……林将军,我说过了,行军切不可操之过急,若士兵太过疲累,路上遭遇危险时便会力不从心。你尽管放心便好,这次军功我一定帮你们争取,毕竟杨巡抚晚一步进城,并未参与到平叛战事中……”

    沈溪不断给林恒摆事实讲道理,但林恒就是听不进去。

    在林恒看来,文官看不起武将,杨一清不可能那么爽快把军功让出来。

    “大人或许不知,此番杨军门不过晚进城两日,且身边有刘公公派来的亲信太监做监军,若刘公公执意为其撑腰的话,谁敢在军功问题上说三道四?”

    沈溪皱眉:“既然你觉得争取功劳很困难,为何还千里迢迢找我做主?”

    林恒低下头:“这算是三边有功将士最后的希望吧……谁都知道沈大人您治军严谨,赏罚分明,若是沈大人不肯为三边将士做主的话,那这次军功……可能真为阉党中人所得,将士们这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