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〇五章 岁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同辈的一些人。

    这些人都是宁化各家书院以及学塾的先生,沈溪不敢怠慢,就算同为生员,他还是恭恭敬敬敬礼,令这些人觉得大有面子。

    苏云钟笑道:“沈溪,岁试好好**,争取今年就参加秋闱,老夫未竟之志愿,就落在你身上了。”

    苏云钟说这话,颇有些感慨。

    对于一个生员来说,学到老便要**到老,但当了先生开馆授徒后,就没有太多时间去备**了。

    **乡试通常都是一去几个月,学塾又不能荒驰,所以一般**上生员后,都会趁着年轻去**两三次乡试,若都落榜的话,为生活所迫,就必须要寻个教书的营生做,养家糊口。若到晚年,就更加无法每次长途跋涉去省城**试了,就算有那心也没那精力。

    无论是苏云钟,还是冯话齐,都是在治学上相对有建树之人,他们教学方法不同,但对于学生的期待是完全一样的,学生有本事,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丢人现眼之事,值得自豪和欣慰,他们自己没有完成的进学梦想,往往会寄托在学生身上。

    这也算是高风亮节的一种表现。

    沈溪心想:“我以前总觉得苏先生迂腐,但现在看来,还是我太过狭隘。让大伯去当教书先生,就没有这等气度。”

    岁**的**场,不分**棚和座号,可以自己选择坐的位置,最后阅卷时也不会誊卷糊名,是谁写的文章。对阅卷官来说一目了然。

    虽说**试结束后,提学苏葵只有一天的时间阅卷,但让他只看一两百篇文章,劳动量并不是很大。

    **生落座完毕。苏葵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走出来,众生员起身行礼。

    苏葵显得有些不耐烦,他这几个月时间走遍全省,把所有府县的生员都**了一遍,其实整个人已经相当疲惫。

    主**官坐定。开始放题。

    虽说最后决定成绩的是四书文小题,但五经文的大题也要出。四书文是同样的题目,众生员四书文必答,五经文选答一道即可。宁化县儒学署的教谕作为佐官,帮忙监**,苏葵坐在主位上,连座位都没挪一步。

    **题随即公布,所有**生都眼巴巴盯着四书文**题,毕竟这涉及到能否保住廪生名额,以及进补廪生、增生的问题。

    衙役拿着巡牌走过**场。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看着巡牌,生怕错漏了上面任何一个字。等巡牌到沈溪面前,他终于看清楚上面的题目:“舍其梧槚,口之于味也。”

    饶是在场都是自诩才学都不错的生员,见到这种题目,顿时都感觉到头疼不已。

    又是不搭调的截搭题,前后所议论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舍其梧槚”,论的是着眼于小处还是大处的问题,语出《孟子·告子上》,原文是:“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说的是一个园林师,若不去维护梧桐树和檟树。而去保养酸枣树和荆棘,这个园林师就是低贱的。以论述“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的道理。至于后半句,则是孟子论君子品性的问题,说的是“仁、义、礼、智”对于君子,就好像是味道对于口舌。那是本性。

    四书文太难,众人思索半天不得论述之法,许多人只好转而先作五经文。

    但沈溪觉得这种题目尚可,其实截搭题要破题,无非是从出题人的思路去**虑,因为一些题目都是有来由的。

    就好像这道题,为什么苏葵会拿来作为生员岁****题,而不是等留着当院试的**题?很简单,因为这种问题对于**院试的童生来说,还显得太过深奥了些。

    跟一群童生说“仁、义、礼、智、信”可以,但说“因小失大”,就算作出来的文章也会显得空泛。

    在场的生员是什么人,一群已经有功名,甚至在教书育人之人,所以涉及到“舍其梧槚”,就是要忠告众生员,你们要教学生弟子,也要注重自己的学业,不能因小失大,而在自己品格的培养方面尤为要重视。

    至于个人品格方面,自然要用儒家五常来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缺一不可。这同时是育人子弟的一种标准,要把这种理念传达下去。

    想明白这些,要破题就不是很难了。

    “观圣人微事,可见全体焉。”

    沈溪想了想,继续落笔,“观人必观于其大,立乎大者,可不责其小也;而尤必观乎其小,小无不该,而后乃愈成其大。”

    破题之后,后面相对则简单许多,一篇文章写下来,前后只用了半个时辰,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