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六七章 拜见谢铎(第四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至还开辟了个小苗圃,里面种植一些草药。

    沈溪不知道这是否跟谢铎当年考察瘟疫有关。

    “四位且稍候,我这就进去通传。”

    小厮恭敬行礼后,把四人留在院子里,自己进门去了。

    苏通看了院子后不禁有些失望,这简直是小门小户人家的院落啊,跟谢铎的名声实在不相符。他打量苗圃里种的草药,忍不住看了沈溪一眼:“沈老弟,你可知这种的是何物?”

    沈溪家里经营药铺,对于草药当然是门清,但他不想解释太多,只是摇摇头故作不知。

    至于于步诚和令中杰,也对谢铎的府邸充满诧异,这会儿他们简直以为自己走错了门庭,这“谢老先生”不太可能是前南京国子监祭酒谢铎吧?不然就算谢铎想低调,朝廷也不断然不会如此亏待他。

    半晌后,小厮扶着个拄着拐棍的老人走了出来。

    沈溪看了过去,虽然比之六年前相见时苍老些许,但沈溪一眼还是认出这就是那个没什么官架子的钦差。

    至于谢铎为何会拄着拐棍,看起来行动不便,沈溪初时以为谢铎年老,力不能支,但仔细观察后,发现谢铎步伐稳健,手脚平稳,这衰老的模样多半是故意装出来的……

    或者谢铎是想让这几个后生出去后传扬。说他的确年老体迈,连路都走不动了,根本就不可能出仕,正好达到其避免少见或者不见客人的意图。

    “宁化举子沈溪。见过谢老祭酒。”沈溪上前行礼,同时将谢铎身份言明,打消另外三人的疑虑。

    苏通等人虽然心里犯嘀咕,但还是上前恭敬见礼。

    谢铎笑道:“你真是当初那个小家伙沈溪?好些年没见,一下子长大许多。若你不打招呼,我还不敢相认呢!”

    谢铎对沈溪很亲切,就好像自家长辈对晚辈一般。

    于步诚满腹疑窦:“这位老先生看着不像谢老祭酒啊,莫非这两个福建来人,找人串通好演戏,骗财骗色?”

    但随即想到是自己主动找苏通请求“入伙”来见谢铎,对方二人尤其是这个年少的,丝毫也没有劝诱之语,越发觉得事情蹊跷。

    关键是谢铎怎会跟一个十二岁的后生这般熟稔?难道沈溪跟谢老祭酒之间有亲戚关系?

    “老祭酒说的是,学生已经长大了。头年汀州府院试第二,今年福建乡试,侥幸得了解元。”

    沈溪把自己近年的成绩汇报给谢铎听,怎么说谢铎也算对他礼遇有加。人家表现得对你亲近,你也要表现得恰如其分,总之是礼多人不怪。

    谢铎满意地点了点头,撸撸胡子:“此事老夫已有耳闻,着实为你高兴。走,到里面说话。”

    沈溪上去搀扶谢铎,就好像真正的爷孙一般。

    苏通三人跟在后面。就连苏通也心生怀疑:“沈老弟怎么可能早年与谢老祭酒相识?这莫非是另一位谢先生?”

    可到了谢铎的书房,等苏通和于步诚等人见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的藏书,一个个顿时惊讶得合不拢嘴:宋版书甚至是绝版书比比皆是。

    谢铎是有明一朝最著名的藏书家,成化四年。其父便在家乡桃溪建“贞则堂”,后来他又于“贞则堂”之东建藏书阁为“朝阳阁”。第一次辞官后,谢铎以中秘图书以及四方所购置于“朝阳阁”中。

    有的书如《尚书》、《西汉书》、《韩柳李杜集》残缺不全,又多方鸠集,与其他收按类收藏。藏书达数万卷。编有《朝阳阁书目》,并著有《桃溪集》、《伊洛渊源续录》、《尊乡录》等。

    如今书屋里的书。不过是谢铎近期收集所得,但即便这样,也远非一般“老先生”能做到。

    苏通三人咋舌不已:“怪不得当了朝官连房子都买不起,感情把钱都用来收拢书籍了。”

    谢铎对于自己的藏书也很满意,见苏通看到书后正欲伸手,随即意识到什么马上又收了回去,不由笑道:

    “书本来就是拿来让人看的,你们若想看,只管翻阅便是,只是不许带出这屋子。若身上有火信,也先留在门外。”

    这年头的人,很多都会带着火折子出门,因为这书房里藏书多,属于易燃物品,里面别说火折子,就连烛台就没准备。

    由此可见,谢铎不会在这书房里挑灯夜读。

    苏通三人很高兴,这次来拜访谢铎,能一睹许多绝版书的真容,足够夸耀一辈子了。

    谢铎笑道:“小沈溪,多年没见,我后院种了几株外间不常见的药草,正好你懂这些,帮老朽看看如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