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神色一凛,这时他才意识到沈溪不但是东宫讲官,还是边关对鞑靼人作战立下“三等功勋”的功臣,若把他派去草原,恐怕会有麻烦。
“那就换人,让王守仁去吧。”弘治皇帝最后作出决定。
在新科进士中,皇帝目前就记住了沈溪和王守仁,这也是朝臣称赞最多的两位。
至于伦文叙、丰熙等人,虽然文采很好,但一直没机会表现,在本职工作上做得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王守仁本来就滞留大同镇没有回京,派他出使除了方便外,也是让素有军事才能的王守仁深入草原查看一下鞑靼人的实际情况,方便大明暗地里搞一些小动作。
表面上沈溪把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让了出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沈溪的选择并无任何错误。现在的他,在大明官场已经很招摇了,招惹来许多不必要的嫉恨,必须得想方设法把自己的锋芒压一压。
而且,此去草原前途未卜,尤其是对他双手染满鞑靼人的鲜血,不得不防对方诱骗出使后加害。
事情商议完毕,朱祐樘终于准备结束朝议,正要摆手,闵圭突然提了一嘴:“陛下,户部侍郎高明城之案业已审讯结束,涉案人等皆都做出应有的惩罚,请陛下示下。”
想到高明城,朱祐樘不由叹了口气,道:“粮草之失,非高卿家一人之过,乃边塞洞开鞑虏来去自如之祸,想想朕也有过失。若因此而迁怒,实有不妥,之前朕已下令赦免其罪,此案到此了结了吧!”
皇帝说要,没人敢说什么,毕竟高明城算得上是“为国捐躯”。
朱祐樘说完,随口问了一句:“高家还有什么人?”
闵圭回道:“高侍郎膝下仅有孙一人,本为监生,如今被剥夺蒙荫”
“着实可怜,为国效忠几十载,最终不过留下族人一人。”朱祐樘把高明城当成大明功臣评价,却忘了这案子主要是从高明城贪污受贿着手,“这样吧,祖产发还,至于监生特与保留,待肄业后留衙门以小吏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