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别(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郑重,道:“沈大人,这不但是刘尚书之意,也是是我三边乃至宣大之地将士一致的看法。之前帐前议事,刘尚书的提议得到军中将士一致赞同,您不当这首功,实在说不过去!”

    沈溪心想:“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果然不同。在文官集团,那些自诩为大明栋梁的文臣极力打压我的功劳,而到了武将集团这边,即便我不主动提,他们也心甘情愿为我向朝廷表功!”

    刘大夏是文官,善于用各种手段平衡各方势力,但他如今代表的是武将集团的利益,自然得遵从麾下将士的意志。

    沈溪之前对刘大夏并未抱太大希望,主要原因是弘治十三年榆溪河之战,刘大夏对他的功劳一再打压,以至于让他并未享受到功臣的荣光,但这次刘大夏一反常态,大出沈溪的预料。

    是否排首功,对于沈溪来说意义不大,现在他只确定了一件事,武将集团站在他这边。

    朝廷论功行赏,其实是赏罚分明的体现,刘大夏保证沈溪的利益,是在帮朝廷收拢将士之心。几年前榆溪河之战后,沈溪在边军将士心目中的地位就很高,而经过此番对鞑靼一战,边军将士更是将沈溪敬若神明。

    在这种情况下,刘大夏把沈溪推出来作为首功,让麾下将士觉得他大公无私,也方便他为朝廷收拢军心。

    沈溪送走刘大夏派来的使节不久,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出现在家门前。

    送礼的基本都是在京有关系的边军将领,这些将领人未回京城,却通过随刘大夏派回来打前站的人,把消息带到京城,让京城的家眷给沈溪送礼。

    这些礼,并非出自边军的战利品或者战功犒赏,而是出自这些将士的家财。

    刘大夏于午时二刻回到京城,然后在李东阳等朝臣的簇拥下,风光前往皇宫面圣。

    而沈溪在这天下午,接待了六七波送礼的客人,虽然送来的礼物未必价值连城,但也都价值不菲。沈溪想拒绝,但各家都把礼物送来就走,留下名讳,却不提任何求沈溪办事的意思。

    显然这些个边军将领,主要是感念沈溪恩德,而不是请托办事,他们送沈溪礼物,还有一层意思是不想落于人后,沈溪连续立下大功,将来在朝中必然前途似锦,多巴结一些总归没有坏处。

    *************

    ps:昨天晚上回到家到现在,天子一直晕晕乎乎,连续坐飞机,再加上旅途劳顿,天子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一直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希望尽快找回码字的状态!

    另外,2017年4月1日~4月7日期间,本书将在qq阅读客户端和起点读书客户端限时免费7天时间,一点小福利,也算回报一下这么多年来众多书迷对天子的主持,喜欢天子的朋友可以下载客户端看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