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七五四章 双簧(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尚书所言不差,他在大同为官多年,知道的情况比你沈尚书更加清楚,此事还是听从刘尚书之议为好,等鞑靼兵马自行撤走便可,实不宜与之正面交战,更不适合采用佯败诱敌之策!”

    朱厚照不言不语,但在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要御驾亲征,心想:“按照沈先生所说,把鞑靼人主力诱至居庸关一线,再好不过,到那时朕便可一展身手,也不用担心鞑子夹着尾巴逃走!”

    沈溪看了看刘宇,又看看谢迁,微笑着问道:“陛下以本官掌兵部,却不知二位大人,为何屡屡对兵部分内之事指手画脚?”

    谢迁当即就想指责沈溪狂妄无礼,但想到此举会破坏沈溪在朝中威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朱厚照听到这话,终于找到接茬的由头,坚持不移地站在沈溪一边:“没错,朕之前制定两年强兵国策,以兵部尚书沈卿家作为主导者,旁人不得干涉,谢阁老和刘尚书似乎管得宽了些。”

    “是否出兵,朕是否御驾亲征,一切都要听从沈卿家的意见,列位臣工各司其职便可!”

    朱厚照一心想得到沈溪支持,让他实现御驾亲征的愿望,于是强调和重申了沈溪的重要身份。

    谢迁道:“陛下,若兵部尚书做事有错,或者兵部内有弊政,也当以朝廷审核,不能令兵部凌驾于朝廷之外!请陛下收回成命,将国策之事搁浅!”

    刘瑾听到这儿,得意非常。

    谢迁跟沈溪争得面红耳赤,现在又提出将沈溪主导的国策搁浅,看起来这对铁杆盟友似乎已经彻底翻脸。但随即他便担心起来:“谢老儿为何突然提兵部弊政?难道此举有何深意?”

    就在刘瑾隐隐不安时,朱厚照顺口把话说出来:“兵部内的事情,一切由兵部沈尚书做主,旁人不得干涉,至于朝中弊政……”

    说到这儿,朱厚照突然记起自己好像委命刘瑾去查兵部弊政,现在两道圣谕相互矛盾了。

    看起来应该先入为主,得优先照顾刘瑾的颜面,但现在朱厚照骑虎难下,若是继续让刘瑾得逞,那沈溪在兵部说了不算数,无法主导一切,也就没办法再出来力排众议支持他御驾亲征了。

    朱厚照琢磨:“我想圆御驾亲征的梦想,满朝上下包括刘瑾在内都反对,只有沈先生一人支持,我现在可不能拆沈先生的台!”于是他道:“朕之前说过,两年内,大明一定要做到富国强兵,这一基本国策不容更变,就连朕也不能收回成命,但凡涉及兵部之事,尔等不得干涉!”

    谢迁显得很气恼:“陛下,若兵部做事不当,会令大明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陛下请三思!”

    “陛下请三思!”

    在场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阉党的人,全都附和谢迁,伏地向朱厚照提请。

    刘瑾此时最为着急,他刚把兵部审查权拿到手,突然间就失去了,如此一来,即便日后朱厚照不御驾亲征,兵部他也难以把控了。

    刘瑾闷闷不乐:“别是沈之厚跟谢于乔事先说好了,故意因为一些事起矛盾,在我面前演双簧吧?看起来谢于乔是在帮我说话,实际上却是帮沈之厚拿回兵部统辖权,这样就可以针对和打压我!”

    朱厚照一摆手,态度坚决:“朕的决定不容置疑,你们若有意见,就该在朕提出基本国策时申诉,现在再说已经迟了,两年强兵国策绝对不容更变!”

    “陛下!”

    “陛下!”

    跪谏的人遍布奉天殿内外,许多大臣忧心忡忡,觉得皇帝给沈溪的权力实在太大,完全让兵部脱离朝廷审核,等于说兵部在朝廷外就是一个独立的小朝廷,无论内阁、司礼监、都察院等衙门,对兵部都没了审核权限。

    朱厚照厉声道:“谁再有非议,朕便当他是欺君罔上,危害大明社稷,决不轻饶!沈卿家,你继续说下去,诱敌深入后,朕应该如何做?”

    此时朱厚照在等沈溪一句话,那就是等鞑靼人深入大明腹地,他就可以御驾亲征了。

    沈溪顺理成章地道:“如若鞑靼人杀到居庸关一线,陛下御驾亲征,当无任何问题!”

    “沈尚书,你这是要祸国殃民哪!大明江山,或许因此而失去!”沈溪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喝骂。

    沈溪没有回头,朱厚照则站起来怒斥:“谁敢在朝堂上造次?”

    奉天殿毕竟不是乾清宫,这是大明皇宫主殿,因为实在太过宽大,无论是声音还是视线都受到一定阻碍,之前是谁说的话竟无从查证。

    奉天殿内外又陷入死寂。

    沈溪不为所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