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半阙(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瞬间,书院门口的台阶处顿时一片混乱。所有人纷纷焦虑的涌上前去看贾环的情况。

    怎么会这样?

    “贾环。”

    “贾院首。”

    “院首。”

    “贾兄。”

    然而此时,贾环已经人事不知,意识陷入混沌中。

    八月十四日,闻道书院的弟子乔如松、卫阳、许英朗、柳逸尘历经挫折,将第一批二十多辆马车约40石的粮食运到。

    后续还有大批的粮食运进来。仅仅是龙江先生一人,就承诺捐赠1000石粮食,三天后会派管家押运过来。龙江先生在偿还贾环的人情。

    但伴随着这个好消息,还有一个令闻道书院所有人难过、心情沉痛的消息:书院救灾的领袖、核心人物,院首贾环在书院门前突然昏倒。

    贾环连着两天未醒,病情一度异常危急。幸亏妙峰山潭柘寺的智尘大师精通药理,全力救治。

    中秋节过。贾环留下来的赈灾体系平稳运作。粮食被用于赈济灾民。灾后的防疫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东庄镇的重建工作缓慢进行。书院情况稳定。

    八月十七日清晨,启明星还在天空中。晨光淡淡,天地间幽静难言。秋露清寒。闻道书院大门口,山长张安博一身石青色鹤氅,送北直隶提学沙胜出来。

    沙胜一袭青衫,拱手道:“伯玉兄,留步。”

    他已经决定将辛亥年北直隶顺天府院试时间定在十天后,八月二十七日。此时,须得离开闻道书院了。

    张安博长叹一声,神情郁郁,道:“叔治此去一路小心。”

    智尘大师已经将昏迷的贾环就醒。但要求贾环静养三个月。无论如何,贾环都不可能参加今年顺天府的院试。这让他心中,对贾环充满愧疚。

    他很清楚的知道贾环的想法,非常的渴望在今年进学,取得秀才功名。据文台叶讲郎说,贾环在贾府里的处境不佳。

    沙胜和张安博私交甚笃,多年的老友。否则也不会冒着水灾来闻道书院。知道老友的心思,安慰道:“伯玉兄,你那位弟子诗才天授。那半阙沁园春有书生慷慨激昂之气!心中自有格局。必定会随着此次闻道书院赈灾,传遍天下。”

    山长张安博喟然一叹,“相比于文名,我想他更希望去参加院试吧!”

    沙胜笑道:“贾小友,心志坚定,手腕凌厉,才能高绝。实话说,没有这几日亲眼所见他的功劳,我必然是黜落他的卷子。”

    “这是为何?叔治忧惧士林抨击你提携神童?”

    沙胜洒然一笑,“区区士林物议,我岂会畏惧?实则是你这弟子才智高绝,若是科场猛进,他日必为权相。我心有忧惧。”

    这话看似贬谪,实则是褒扬。称赞一个九岁的少年日后要成为大权在握的宰相,这是对其能力非常高的评价。犹若当年明朝顾璘将犀带增送给16岁的张居正时说:“子他日不束此,聊以表吕虔意耳。”

    盛赞张居正有宰辅之才。

    山长张安博畅快的笑起来,道:“当今圣上英武如唐太宗,何来权相?”

    沙胜无奈的提醒道:“伯玉兄,慎言!”张伯玉这话可不是夸奖雍治皇帝的好话。而是指责雍治皇帝屠戮兄弟,通过宫廷政变上位,逼父皇退位。

    当日,张伯玉上书,请太上皇严惩雍治皇帝,被太上皇贬谪江南。他愤而辞官,为两代帝王所不喜。

    山长张安博哈哈一笑,和老友道别,目送他远去、消失在晨雾中。

    天将欲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沙胜穿过正在重建中的东庄镇,看着那残破的屋舍居住的乡民,那新色的木材昭示着重建、希望。

    他在想那个少年,日后能走到那一步。

    八月底,顺天府院试时间公布。定于八月二十七日。提学大宗师令顺天府、永平府的童生齐聚京师会考。

    消息传开的同时,京城中流传的还有贾环那半阙沁园春,以及闻道书院一众士子救济灾民的事迹。

    贾府中,贾环的消息传进来。众人的各自反应不一。赵姨娘在贾环的住处,和贾环的两个大丫鬟晴雯、如意一起痛哭。

    贾母上房处,贾母正在和薛姨妈、王熙凤等人抹骨牌,听了鸳鸯的传告,凝神一会,略微有些感慨的道:“环哥儿这孩子命大啊。”

    贾环是贾府的唯一童生。她心里是不大喜欢的贾环,但明面上还是要表现出大家长的公平。

    薛姨妈凑趣道:“这么大的功劳想必那些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