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七十五章 还是要查一查的(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样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肯定不行。

    贾环想了一会,道:“私盐还是要查一查的。”

    …

    夜空如洗,明月当空。

    贾环与何师爷两人说话时,扬州城内的大盐商郑元鉴家中,大周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沙胜正在劝郑元鉴补齐盐课。

    精美的花厅之中,郑元鉴坐在下首,喝着茶,打着哈哈,就是不肯应声。

    沙守道沙胜今年五十多岁,一身浅灰色的儒衫,气度不凡。这个年纪,说一声年纪轻轻,有点夸张,赞一句年富力强,绝对没有问题。

    国朝的官员,是不是年轻,需要依据于官位来判断。这和后世天朝一样。40岁的副-部-级肯定算是年轻的官员。而40岁的县-级就不算年轻了。

    官场的生态就像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国朝的官制,关卡就在四品到三品这里。多少人在这个关口给卡住,一辈子都升上不去。三品就可以叫做朝廷重臣了。

    当然,都察院的风宪官不在此列。因为,都察院的左右副都(佥)御史能出任巡抚、总督。

    沙胜五十多岁的年纪担任从三品的右参政,年纪和官职还是比较般配的。

    沙胜有些疲倦的道:“如今扬州府盐课拖欠严重,郑员外若是能捐输补齐,朝廷自会有赏赐。”

    坐在郑元鉴下首陪客的长子郑文植心里嗤笑:我家出钱,为你的政绩?

    扬州盐商需要巴结的是城里两淮盐运司的杨运使。

    郑元鉴和气的笑道:“沙大参,非是在下不愿意,实在没有这份财力。万望海涵。”

    大参是参政的别称。参议的别称叫小参。比如贾政此时任通政司右参议,别人就可以称呼他为贾小参。

    沙胜脸色渐渐的沉下来。他在北直隶当提学官时,脾气就是很刚直。今日拉下脸面、放下身段到郑元鉴家中来游说,竟然是这么个结果。冷哼一声,拂袖而走。

    郑元鉴一路苦笑着送沙胜出府。

    看着沙大人的轿子远去后,郑文植讥笑道:“沙守道这和乞讨有什么区别?关键还要这么多,若是几千两银子,我郑家就给他了。值当什么!”

    郑元鉴瞪儿子一眼。

    郑文植笑一笑,收了话头,跟父亲往府里走。(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