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一章 整风运动(中)-准备(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完全符合政老爹的一贯形象。

    贾环道:“父亲,今年之内,你必然会有机会接触实务。”虽说如今贾家的局面被改了很多,他的仕途甚至都被天子压着。但贾政出任学政一事,恐怕不会有大的变故。

    国朝一省的大宗师、提学官,都是以提刑按察使司的按察使及副使、佥事兼任各省提督学道。佥事为正五,副使为正四,按察使是正三。

    贾政如今是正五的通政司右参议,出任学政,在级上是可以的。几乎就在天子一念之间的事。

    天子压他是正常的,因为他这个年纪的翰林,很容易让人想到明朝的权臣。国朝无褒扬神童之风气,就是为了防止权臣出现。但,天子不可能去压贾政。

    这还是年龄和能力的问题。贾政如此家世,四十多岁还只是混到个正五的闲职,这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贾环对贾政出任学政之事,有九分的把握,不会偏离原有的轨迹。当然,雍治皇帝心里对此事到底是怎么想的,那他就不清楚了。

    贾政给贾环说破心事,略显尴尬的笑了笑,喝口酒,掩饰着道:“都是为国效力。”

    贾环并没有去笑贾政言不由衷,告辞离开。

    …

    …

    贾环在二十日傍晚征得贾政的同意,准备开始贾府整风运动时,王熙凤在十九日的午后,瞅空在贾母面前给王夫人回话:“太太,环兄弟说我事务繁忙,叫我别管园子里的事,让珠大嫂和三姑娘管。哎哟,我倒是乐的轻省,只怕是累着三姑娘。”

    夏日午后幽静。贾府如今万事顺利。后宅之中,除了宅斗的事之外,基本都是很祥和、愉快的气氛。

    因如今宝玉、黛玉、李纨、探春等人都搬进了大观园中居住,来回有几里的路程。贾母面前承欢的孙儿、孙女们就少了。不过是吃饭时聚着。

    宝钗为人处事,滴水不漏,时常过来贾母面前坐坐。红楼原书,宝玉撵她走的时候,说: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由此可见一斑。此时,她便在场。薛姨妈、邢夫人、李纨亦在。

    贾母咧着嘴笑,指着王熙凤道:“这猴儿…”她人老成精,当然看的清楚。

    贾府内宅,管家的事情,名义上是已经交到王夫人手中了。所以王熙凤是向王夫人请示。贾母叫做“荣养”了。当然,谁都知道贾母在府里是最大的。又当然,王夫人正在不断的架空贾母,压缩她的影响力。

    王夫人一身名贵的江南绸缎面子的淡金色衣衫,表情略显木讷,坐在木椅上。身边赵姨娘、周姨娘,大丫鬟们金钏儿、彩云跟着。此时,便问道:“环哥儿几时说的?”

    王熙凤笑吟吟的道:“昨儿晚上让琏二爷带话进来说的。”

    王熙凤刚才的一番话是说的非常圆滑的。当然,也暗藏着挑拨。内宅的事务,是王夫人的地盘,她说了算,贾环插手,王夫人心里怎么想?

    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清楚,太太心里对贾环是什么态度?这便是王熙凤的心机、手段。她是不愿意给贾环削权的。不过,王凤姐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王夫人便点点头,道:“既然环哥儿这样说,就让三丫头先管起来。她到底是年幼,怕压不住园子里的媳妇、丫鬟们,让你珠大嫂帮衬着些。”

    王熙凤顿时就有点傻眼。这…什么情况?

    王夫人不理王熙凤的反应,接着道:“过两日是舅太太的生日,你给园子里的姑娘们都说一声,准备着一起过府去给舅太太庆贺。”

    凤姐给王夫人这样闪一下,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贾母圆了一下场,重新起一个话头,问邢夫人,“大老爷今日可好些?”这两天贾赦病了。说是感冒。至于,到底是什么病,这就谁也不知道了。

    场面这才重新恢复过来。

    薛宝钗在一旁旁观,心里好笑。环兄弟在敲打凤嫂子呢。说是让珠大嫂和三姑娘管园子,其实这会大家都知道环兄弟是推探丫头掌权。

    凤嫂子没看明白。不说环兄弟此时在府里的地位,探丫头终究是要嫁出去的。她姨妈(王夫人)怎么会介意?如果,环兄弟让她管园子里的事,那她姨妈只怕就要恼了。

    想着,宝钗俏脸微红。因为,她将是环兄弟的妻子。

    贾环如果是推薛宝钗掌握贾府内宅权力,那就是推动媳妇和嫡母夺权。王夫人不发怒才怪。这和庶子要夺嫡支没什么差别。但是,探春则不同。探春是贾府的姑娘,她日后是要出嫁的。这点事,王夫人还是肯对贾环让步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