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三章 落棋局定(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的关于荣国府一品爵一等将军贾赦通敌的消息,一打听,御史弹劾贾赦,赶紧回来禀报元春。

    雍治天子沉吟不语,想了想,将太监总管许彦叫进来,吩咐道:“去查一查。”再道:“元妃,你先起来吧。”贾元春起来,俏丽的脸蛋上还有泪痕,侍立在一旁。

    许彦带着黎小太监出去,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许彦带人将装着公文的箱子抬过来,将公文找出来。小声回道:“确实如元妃娘娘所说。”小太监出宫,同样是有记录的。只要一查,就知道贾元春有没有骗天子。小太监确实在今天外出过。

    “嗯。”雍治天子点点头,确信贾元春不是与宫外串通好。她只是听到了消息,临时求他。雍治天子非常讨厌别人设计他。简直是在侮辱他的智商。

    天子将赵俊博的奏章看了看,上面有谢旋的意见:下狱,彻查。这是符合他的心意的。一帮混账东西,当朝廷的法令是儿戏吗?

    见天子思索,元春再次恳求道:“陛下,臣妾大伯走私可能是真的,但他绝不至于通敌。臣妾家世受皇恩,历经已是百年,岂有背国的道理?臣妾不敢为大伯说情,唯愿陛下赦府中他人之罪。臣妾愿责府中,将走私所得,十倍返还,用于供边军使用。”

    这番话说的是非常得体。先,贾元春明说,贾赦的死活,她但凭天子处置,不敢多说。只是求天子赦免府中其他人。即,不要扩大化。

    其次,贾元春愿意出钱。她没说钱是交给国库,还是交给天子内帑,这完全看天子的需要。天子最近因为没钱闹的头大,给何大学士、韩大学士劝谏,不要开木兰射圃。

    现在去承德射猎近一月,还是晋商“赞助”的一百多万两。

    雍治天子微微点头,道:“朕知道了。”说着,脸色微沉的拂袖而去,离开凤藻宫。

    一帮子太监、宫女连忙收拾着东西,追随着天子离开。

    天子没有当场表态,让贾元春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既担心贾府的结果,又担心她在宫中的地位,她好不易才将天子的好感刷回来,别又恶了天子。

    雍治天子带着太监、宫女去往周贵妃的宫中。

    他心中有他自己的考量。他这位元妃,容貌、性情、才华都没的说,就是喜欢为家里说话、求情。既是有人情味的一种体现,又会让他觉得她事多、麻烦。不过,这次算是符合他的心意,懂得为他着想。没让他为难。

    荣国府是开国元勋之后,真正的与国同体,这种勋贵都通敌的话,他宁家未免太失败了些。他难道是亡国之君吗?治理的天下如此不堪?

    走私铁器是真的,他不会轻饶贾赦。但是,他在一个多月前,将贾政树立为“典型”,将贾政官升两级,派到福建担任学官。这个典型倒了,不好。贾政才是正牌子的国丈。贾赦只是元春的大伯。

    再一个,元妃说十倍返还。少说有几十万两。这也足以堵住一些人的口。他不株连贾府,并非无因。

    还有,王子腾是他手上的刀。和贾府是姻亲,他正要用这把刀宰人,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给出一些晦涩不明的信息。

    一路思考着,雍治天子抵达周贵妃住所。

    …

    …

    雍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晚,天子夜宿周贵妃处。二十八日,上御批,收贾赦入狱。彻查平安州走私大案。

    二十八日下午,御驾启程,前往承德。贾贵妃随行侍驾。

    贾赦通敌,引得几十名御史集体弹劾,这算是大案,要案。天子的谕令到军机处,很快就形成圣旨下。二十九日上午,贾赦在荣国府家中,给刑部尚书华墨带人给拘走。

    到底是贵妃的府上,外戚,一流的勋贵之家。拘捕其家主,还是很有“难度”的。这种难得的,没有风险的刷名声的机会,华尚书亲自带队。

    整个京城议论纷纷。大有山雨欲来的架势。这件事本来就是热点事件。

    从一些人的角度而言,很难判断,到底是天子先带贾贵妃出行,再圣旨拘捕贾赦,还是先拘捕贾赦再带贵妃出行,这个时间点不同,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前一种,就意味着,天子不会看贾贵妃的脸面,要公事公办。后一种,则意味着天子只处罚贾赦,不会动贾府。

    当然,承办圣旨的朝臣们都是清楚的。圣旨出,它需要时间。再到拘捕,一样要时间。只是,官场的消息并没有立即传开。短时间内,舆论汹涌。

    荣国府中,因为贾赦被刑部上门抓走,上下的氛围有些惨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