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章 第二回合(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被人抄出来,朝野哗然。

    何大学士只向天子上报了一个候选人:通政司通政使俞子澄。显然,何大学士对宋天官很不满。

    …

    十月上旬的秋风在京城中肆掠,寒意阵阵,一如此时激荡的朝局:何大学士和宋天官的矛盾浮到水面上。

    深秋时节,西苑里菊花绽放,而林木皆叶落枝疏。树蓠、园莆里,有风吹卷起来一阵阵的黄叶。几名太监将天子批复的奏章送往军机处。

    文渊阁中,轮值翰林签署画押,接了奏章。他们打开天子批复十月初五廷推结果的奏章:再议。

    消息传出,这又是令朝臣们极其意外的一个决定。

    有些人作出解读:很明显,天子要册封杨贵妃为皇贵妃。只要何大学士上一个奏章,或者指使亲信官员,上一个奏章。这件事就会迎刃而解。

    但,朝臣们会内心里会思考,自雍治十三年来执政的何大学士,地位是否不再是如日中天,是否是有机可趁?

    雍治天子的这个决定,仿佛是将已经沸腾的朝局中加了一把火。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暗流的漩涡正在不断的扩大。

    十月初十,吏部尚书宋溥暗中见了顺亲王一面。谈了什么不得而知。

    …

    对于朝政局面变化,贾环自是有察觉,但他并没有费多少心思关注。斗争级别太高,他关注也没有。大学士和吏部尚书的斗争,他怎么掺和?

    可以说,朝堂之地,绝无平静之时。区别只在于暂时平静的时间长短而已。斗争是永恒的。平衡是暂时的。

    十月初六深夜,贾环去何府见了何大学士一面,东朝房里的消息自然瞒不住他。

    而后,贾环的注意力都在思考,如何让朝廷同意增设文宣院,管理真理报。增设文宣院,自然最好是以他为主官。不过,这事,难度不小。

    他想要掌握四大家族的主导权,必须要走到前台来,竖起旗号,和王家争。他的官位,不可能比王子腾高。但优势在于,王子腾不在京中。这就为他争夺主导权,提供了无限可能。

    这天下午,贾环正在家中和庞泽、罗君子、乔如松商谈时,外头小厮来报:御史朱鸿飞来访。

    贾环将他请进来,重新上茶,朱鸿飞迫不及待的道:“贾兄,都察院中有御史正在串联,要弹劾你把持真理报,阻塞言路。”

    庞泽听得心里起火,拍着桌子怒声道:“什么叫阻塞言路?御史的奏章,我们哪一份扣押了,没有登在真理报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背后是谁?”

    庞泽的水平是极高的,一言直指问题核心。

    这个问题,朱鸿飞答不上来。御史串联,打的是旗号,谁会说背后是谁?

    贾环沉吟着,道:“士元,先不要动怒。这事有点蹊跷啊!”

    这时,外头又报,同科的进士,直隶华亭人,户部主事唐道宾来访。贾环的那一科,没有馆选,唐道宾名列二甲前列,但只得在六部任职。贾环外出,在前院的正厅中招待唐道宾,“元徵兄,今日怎么来访?”

    唐道宾摆摆手,茶也不喝,急迫的道:“贾兄,我近日在户部,听到一些关于你的议论。在国丧期间纳妾,有无此事?”

    贾环苦笑一声,解释道:“外头以讹传讹。唐兄不知道原委,是我的堂兄所为。”他脑子又没抽,怎么会在国丧期间纳妾?前几日给香菱、晴雯等人写的妾室的文书,不在国丧期内。

    唐道宾松口气,他们乙卯科中,状元翁宗道正人君子,谏言天子,被贬云贵。榜眼周慎行,品行不端。他是不想来往的。同年中,就剩贾子玉官位最高。这要犯这种低级错误,就太可惜了。

    唐道宾提醒道:“恐怕已经有人上奏章了。你要注意。”通政司的奏章,并非每一份都会给真理报。真理报派人去抄录是大部分,不是全部。

    唐道宾又道:“另外,我去其他衙门办事,听到一些流言。说你在外城南湖边建的澹云轩,极尽奢华,藏污纳垢。勾结权贵,敛财无数。”

    贾环稍感意外,驳斥道:“一派胡言。摘星楼,澹云轩只是拍卖、会馆的生意而已,如何称的上藏污纳垢?里头有任何不法之事,在下甘受国法。”

    唐道宾无奈的一笑,道:“我只是信得过贾兄。但三法司哪里,未必肯信。恐怕要早做准备。”

    这时,外头的小厮又来报,同科好友,刑科给事中江西永丰范锡爵来访。贾环诧异的将范锡爵请进来。范锡爵尖嘴,形象突出,见唐道宾在,微微有些诧异.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