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31【药厂】(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沿着嘉陵江逆流而上,过了北碚,就是合川了。

    这里山势陡峭,水运便利。江流转过几道弯,距离合川县城还有十多公里的地方,两岸山腰出现一座座房屋,掩映在苍松翠竹之间。再加上山中时常有大雾弥漫,日本人的飞机从高空很难侦查到。

    周赫煊站在船头,拿出一张地图用手比划:“这里就是厂址所在,坐落于群山之间。在建造厂房时,我特意叮嘱尽量不要破坏植被。厂房就在嘉陵江边,工业用水极为方便。沿江而上是合川县城,沿江而下可直通重庆城区,中途还要经过重庆大学。生活、生产和交通极为便利,如果黄海化工研究社愿意搬来,那完全可以在重庆大学附近落户,产、学、研三位一体,互相促进。”

    “这地方选得好。”孙学悟点头说。

    张辅忠突然问:“用电方便吗?药厂属于用电大户。”

    周赫煊指着地图说:“这里就是合川水电厂,很近的,我已经让人把线路都拉好了。另外,合川的群山当中,还发现有多处煤矿和铁矿。特别是这里,属于露天铁矿,开采极为方便,就是交通有些麻烦,需要开挖山路才行。对了,还有盐矿,如果范老板愿意合作,我想跟他一起在合川开设盐场。”

    范旭东就是靠制盐起家的,制盐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孙学悟笑道:“周先生的意思,我会转达给范老板。”

    说实话,合川真是一块宝地。后世勘探许多矿藏,其中煤储量182亿吨,盐储量160亿吨,铁矿储量6800万吨,石灰石储量55亿吨,还有铝土、锶矿、重晶石等诸多品种。

    最难得的是,煤、铁、盐都埋得不深,极易开采利用。

    唯一的缺点就是交通,虽然有嘉陵江水道,但还是需要在山壁修路,因为矿藏大都位于群山当中。

    众人来到工厂码头,拾级而上,朝着生活区前进。

    周赫煊指着前方说:“那边是工厂生活区,我修建了许多公寓,诸位的家属也可住在这里。家里有孩子的,则可住在重庆或北碚,毕竟那边更方便读书。”

    “周先生考虑得真周到。”黄鸣龙赞道。

    来到生活区,周赫煊让大家先安放行李,然后他带人朝厂区走去。

    到了厂区,立即看见好几个英国佬,这些都是从伦敦请来的制药专家。至于他们的家人,则安排在重庆那边,每人都免费获赠一栋花园洋房,只要在药厂干满两年便拥有别墅产权。

    “嗨,周,你终于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帅哥笑着挥手。

    周赫煊跟这人握手寒暄道:“你好,库克,在这里工作还习惯吗?”

    库克的全名叫库克·伯纳德,负责磺胺药厂的生产管理。他原本是伦敦药厂那边的副总,这次被欧尼斯扔到中国来,随行的其他英国佬都归他管。

    库克领着众人走进工厂,介绍道:“药品生产线已经调试好了,只等工人培训结束,随时都可以开工。但原材料是个大问题,什么都不能买到成品,乙酰苯胺和氯磺酸还需要我们自己制取,至少要开设三个上游原料工厂。随船运来的那些原料,最多能支撑工厂一个月的生产。”

    周赫煊说:“放心,原料工厂的制备机器已经买来了,这次我又找了些人手,很快就能把工厂组建起来。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在南京和欧洲订购成品。”

    “好吧,但愿一切顺利,”库克又说,“另外在生活方面,有个很大的问题,我希望你能够尽快解决。”

    “什么问题?”周赫煊问。

    “现在急缺一个英国厨师,”库克抱怨说,“中国厨师做的菜太辣了,这两天有好几个倒霉蛋痔疮复发。”

    “是我考虑不周,我立刻让人请厨师。”周赫煊说。

    库克想了想,又说:“还有,公寓里需要加装风扇。真是见鬼,现在都已经秋天了,居然还能把人热得吐舌头,每人一个风扇根本就不够用。中国都是这么热吗?简直跟地狱一样。”

    周赫煊连连点头:“ok,我马上解决。”

    库克指着钟观光等人问:“这些是工厂的中方管理者?”

    周赫煊笑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钟观光先生,中国的植物学家和中药学家;这位是赵橘黄先生,生物药学专家;这位是孙学悟先生,哈佛大学化学博士;这位是张辅忠先生,柏林大学化学博士;这位是黄鸣龙先生,柏林大学化学博士;这位是……”

    一圈介绍下来,库克顿时收起小觑之心,这里头有好几个欧美名校博士。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