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00【回程】(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工作人员拒绝,让胡适完全下不来台。

    现在的情况是,李石曾的学生和侄子官司缠身,他必须挽回易培基的名声,才能留住自己的脸面。而这次从瑞典收回中国文物,就是一个大好机会,易培基是最适合的人选。

    但前提是,必须蔡元培来配合,而两人的关系却很微妙。他们是朋友,也是政敌,他们经常合作,也常年竞争。

    蔡元培笑道:“让易培基迎回文物可以,但这些文物,需要运到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保存。”

    这就是交易了,李石曾的人露脸出风头,蔡元培的人得实际好处。

    “那就说定了!”李石曾一口答应下来。

    别看李石曾和蔡元培远离政治,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九个部中,超过一半的部长和副部长都是他们的朋友或学生。

    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向瑞典远东博物馆索取文物,在他们看来小事一桩。

    果不其然,李石曾和蔡元培一开口,南京政府立即任命外交参事谭伯羽(谭延闿之子)为中国驻瑞典公使,全权负责索要文物事宜,并委派易培基前往瑞典做文物交接、运输工作。

    同时,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物理研究所,分别向居里夫妇发出学术交流邀请函,居里夫妇在三个月后回信表示接受邀请。

    到此,周赫煊的瑞典之行就算圆满了,不仅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还帮着牵线搭桥,索要文物并邀请学术牛人。

    不管是那1万多件史前文物,还是学术大牛居里夫妇,对中国而言都有莫大的意义。

    ……

    瑞典。

    斯德哥尔摩码头。

    王念祖穿着周赫煊赠送的皮大衣,握手道别:“周先生慢走!”

    “诸位保重。”周赫煊点头道。

    吕兆新和孙方也逐一上前握手,三人把周赫煊送上甲板,然后挥舞着手臂目送轮船离开。

    在走之前,周赫煊还捐赠了5000美元,作为中国驻瑞典公使馆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