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尝试之后,心中已是有数,见已没什么需要补足的,这才自神意之中退了出来。
这一番推算下来,他似乎隐隐触动到了什么,于是立起身来,在大殿之中走了几步,忽然间,他眼眸一亮,一抬头,望去亿万诸世之中。
以往他曾有过感应,道法演化,在于彼此争斗,正如大德伟力碰撞,也如诸大德与造化之灵之争,更如演教与诸多道传之争,正是处处相争,才使得他自身愈发迫近大道。
现在他道法比之前又提升了许多,却也因此看到了更多东西,对于大道妙理的领会无疑更深入了一层。
确切一些来说,道法之间的争逐之所以更能让他们窥望到大道之法,这实际上是因为如此作为推动了大道转运,这等行止也是稍稍贴合了大道本质,但距离真正大道仍是有所偏失的。
大道转运无始无终,无由无果,无论你道法高明与否,只要不是到了至道唯一之境,那么都是身落其中的。
所区别的是,居于上层之人,诸如大德之流,在大道长河之中能搅动起汹涌浪潮,而下层之人同样身在其中,自是没有高低之分的。
大德有道,造化性灵亦有道,后者为缺失之法,无论造化之灵还是诸位大德,都是欲求此道,谁人握持,谁争上游,此乃是决胜之机。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反而大德之道相较为之轻,性灵之道相较为之重。
大德彼此之争直接省略了底层之变,这其实并不为大道所钟,大道自身没有喜好,但是逆道而行,还是顺道而行,所得结果自是各不相同的。
以往只是一味向上求取,而忽略到了下层变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于大德来说,下层随意就可摆弄,哪怕诸有也可一力倾覆,那还有什么必要前去关注呢?
然而下层既然同样也是在大道之中,诸大德求取的又是完整大道,又怎么能将之抛在一旁呢?
故他以为,无论倾向于哪一面都是不可行的,对双方都需同等重视起来。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