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队伍中人一个个眼神麻木,步履蹒跚,跟随着众人往前行走,多数人连自己也不知道该去向何方。
这时一个神情颓废,目光之中尚未完全泯灭灵性年轻人忽然见得张衍走在路上,不禁一个激灵,急忙挤开众人,来到道边,上来砰砰砰几个叩首,道:“道长,小人已在此走了半载了,不知这条路何时能走完?他们都说我心不诚,可怎样才能算是心诚?”
张衍淡声道:“这里之人有行走上百载的,亦有行走数十载的,至今仍未离开此道,你说他们心诚与否?”
年轻人顿时脸色煞白,喃喃几句,随即恍然醒悟,又是几个叩首,哀声求问道:“道长,道长一定有办法教我,还请道长指点迷津。”
张衍俯视下来道:“你为何求道?”
年轻人一抹脸颊,哽咽道:“小人家乡遭遇洪灾水患,一家老小俱陷其中,听闻求访上仙,修得道法,就能救回孩儿亲长,故才来此。”
张衍望了一眼四周,可以说这里大部分人都如这年轻人一般,并非为了求道而求道,乃是为了躲避世间苛政困苦,寻得心中净土而来此间。
这等情形在演教治下地界已是很少见得了,什么洪灾水患,什么火山飓风,这等自然伟力,全数在演教修道人的调和镇压之下。
天星坠来,一指点裂,地动之势,抬手可止。除此外,还有太昊一脉所传灵株,更是使得粮食充裕,桑麻遍地。
可以说,但凡是演教辖界,只要是规矩有序之地,便就无有饥馑饿殍,衣食饱暖已不是凡人首先需要考虑的了。
但在这里却是不同,修道人不会来问你凡人如何,只是单纯把他们视作道种。
凡是走上这条道途之人,身躯便固束在了某一刻,无需任何外物就可存身下去,有朝一日,人性就会在漫长道途之中消磨而去,彻底忘了自己本来,最后只剩下投向大道这股执念存在,便可做那成就造化之灵道法的柴薪了。
其实此间之人若是感觉不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