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一刻,观众的眼中都露出了绝望。
因为在之前电影里就已经不止一次提过了这些载具的建造速度,三个月已经是最快的了,现在大家看了场‘烟花秀’,那么再想等到下一次火箭升空,岂不是还要三个月,可是失去了菜地的马克还能再等三个月么?
随着电影里面宇航中心一位位都露出绝望的表情,观众已经对答案不问可知。
当然剧情也不会把马克的求生之路完全堵死,下一秒镜头切换,新闻里报道着火箭发射失败的新闻,只不过看新闻的却变成了美国人。
原来美国人还有一个火星发射计划,而且筹备已久。
在美国方面主动联系下,双方建立了合作,与此同时,一位天文动力学的天才专家有了一个好主意,他竟然建议让正准备返回地球的神州号不在地球降落,而是直接带着发射升空的物资,沿着地球的轨道再返回火星。
这个提议当然受到了宇航中心主管的强烈否定。
“这其实就是一个选择题,就像是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一样,六个救一个,到底值不值得?”王劲松和身旁的罗然教授说道。
“可这确实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我很喜欢它出现在电影当中,因为这个桥段会让观众去选择思考,无论得出什么样的答案,对于观众来讲都是一种收获。”罗然笑着回答道。
两人都是京电的教授,只不过一个负责表演,一个负责导演,但他们同时又都是聂唯的导师,王劲松不用说,聂唯大学四年他就是聂唯的班导,而聂唯的博士生导师就是罗然。
虽然聂唯可能是罗然带过最不爱上课的学生,但却也是最让他骄傲的,或者说是让整个京电都骄傲的学生。
“嗯,你说的没错。”听了罗然的话,王劲松笑着点点头。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要让观众思考,去体会电影里人们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往往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越是这样,就越值得让观众深思。
当然,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