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四十二章 有违天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能沾沾自喜,裹足不前,不能只局限于商贾子弟,眼界要开阔一些,留学生中也有些学金融经济的,要敢于放手用人,如此,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听的这番话,解修元连忙正容道:“属下谨记大掌柜训诲。”

    易知足顿点了点头,道:“我已经让胡雪岩回国,这几年他在欧洲也历练不少,让他回来协助你。”

    “那感情好。”解修元登时笑道:“总算有个得力的帮手了。”

    “去忙吧。”易知足说着端起茶杯呷了口茶,待的解修元退下,赵烈文才斟酌着道:“大掌柜放才说的公开选拔招聘,实则是一种人才遴选。”

    “不错。”易知足说着点了支烟,缓声道:“就是人才遴选,要形成制度,以后元奇各部门、公司、厂矿等的人才招聘都要采取这种公开招聘的制度,具体的考核录取方式,咱们稍后再议。”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慈安心不在焉的合上折子,搁笔起身在房间里缓步的踱着,恭王奕訢逗留上海不归,数次去电催促皆置若罔闻,这令她颇有些恼怒,但却也无可奈何,这事本就是她理亏,既不好下旨申斥,也不能罢黜,在闻知易知足已经返回上海,她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就在她有些心绪不宁时,总管太监进来禀报道:“禀皇太后,载垣在外递牌子求见。”

    对于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载垣,慈安心里有几分恼怒,略微沉吟才道:“让他进来。”

    青军社是在军中秘密发展的,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就算是她明面上交出兵权,暗地里也能掌控,原本是一步妙棋,却被一群自以为是的蠢货弄的提前暴露,如今反而成了把柄,归根到底,还是用人不善。

    载垣提着几分小心进的房间,叩请圣安之后,在珠帘前跪下道:“禀皇太后,青军社已完全解散,所有参与锄奸计划的官兵已全部发往黑龙江戍边。”迟疑了下,他才接着道:“微臣窃以为,这些人以后还有用得着的地方,是以没有剥夺军职。”

    沉默了一阵,慈安才道:“皆是胆大妄为之辈,须的严加管束,多多磨砺。”

    这就是默许了,载垣心里暗喜,连忙道:“微臣遵旨。”

    略微沉吟,慈安才道:“奕訢长时间逗留上海,不免招惹非议,况且朝廷外交事宜也须他总理,你去上海一趟,劝其回京。”

    这可是个苦差,载垣不由的暗自叫苦,却又不敢拒绝,青军社这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微臣遵旨。”说着,他大着胆子道:“皇太后能否给一道闻言勉慰的谕旨?”

    “总不会让你空着手去。”慈安缓声道:“到了上海,免不了去要去见易知足,他若问起青军社之事,如何回复?”

    易知足若是问起此事,那自然是奕訢告诉的,这该如何回复?载垣登时有些着急,承认有这回事显然不妥,矢口否认,至恭王于何地?显然也不妥!急切间想不出来,他只得磕头道:“微臣愚钝,恳请皇太后明示。”

    慈安心里略微有些失望,缓声道:“青军社确实有,暗杀计划也处于酝酿之中,但与朝廷无关。”

    载垣听的心头一亮,同样是打死不认账,但这般说法却既全了奕訢的脸面,也将朝廷摘了出来,他连忙道:“皇太后圣明!”

    倭国,大阪平原。

    数万清军分成若干小队呈现扇面一般在大阪平原上进行拉网式搜索前进,所到之处皆是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所过之处尤甚于蝗虫过境,村镇城池尽数被毁,即将进入收获季节的庄稼也被悉数摧毁,倭国军民闻风而逃,纷纷逃向京都。

    大班城,清军指挥部。

    僧格林沁站在诺大的军事沙盘前,听着传送回来的消息,不时的移动着一面面小旗,对于这种撒网一般完全分散的打法,他也是头一遭,心里难免紧张,这种情况一旦遭遇倭国集中兵力打击,绝对会损失惨重,不过,不如此也无法将所有百姓都赶往京都。

    如果是放在以前,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采取这种风险极大的打法,但如今有线电报可以随着大部队一路铺设,随时都能保证联络,却又另当别论。

    奕譞站在沙盘的另一侧,他是头一次经历如此大规模的实战,完全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虽然这次攻打京都元奇新军没有派部队参战,但却给他们提供了各种辅助——沙盘、地图、通讯、医疗、工兵,让他认识到八旗新军与元奇新军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良久,僧格林沁才将视线从沙盘上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