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一十六章 万世一系(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记得国城兄提及过,波斯湾盛产黑金这黑金价值如此之大?”

    “六爷是质疑两百年国运之说吧?”易知足笑道:“黑金不是黄金白银之类的贵重金属,而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能源资源,这只是其一,其二,按照西方的地缘政治来说,中亚也就是我国现在的安西行省,是整个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具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

    不说其战略价值,仅是西北蕴藏的其战略能源资源,就是我国国防和工业化不可缺少的,不过,西北的巨大价值要三五十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目前只要好好巩固即可。”

    一听要三五十年之后才能体现其价值,奕?登时兴致缺缺,稍稍沉吟了下,他也不兜圈子,径直道:“立宪在即,太后却丝毫没有将八旗新军交出来的意思若是用强,又恐再生波折,国城兄可有良策?”

    “暂且拖着。”易知足十分干脆的道。

    “拖——?”奕?故意拉长了声调,他心里十分不满,太后把着八旗新军不放,元奇把着元奇新军不放,北洋水师又是一副不偏不倚的架势,他这个堂堂的内阁总理大臣一点兵权也掌控不了,还有什么意思?

    对方的心思,易知足自然明白,当即便道:“凡事欲速则不达,虚君立宪,等若是彻底剥夺了皇权,换了谁一时间也难以接受,此时要剥夺帝后对八旗新军的掌控权,必然是适得其反。

    立宪之后,皇室一年也就三五百万的经费,拖上三五年,以六爷的手段,或是分化,或是吞并,或是裁撤,轻轻松松就能瓦解那十来万八旗新军,又何必急于一时。”

    奕?看了他一眼,道:“十余万不受掌控的八旗新军驻守京师,谁知道会不会再蹦出一过青军社来?”

    听的这话,易知足不由一笑,“眼下没有战事,财力也算宽裕,进行兵制革新,将八旗新军打散,京师留驻五万八旗新军即可,其余的分驻东北、新疆、湖广、四川等地,再给僧王扩充三万兵力,进驻京师,如此,六爷该放心了罢?”

    奕?迟疑了下,才道:“如此,太后可会同意?”

    “若不同意,就直接开战。”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六爷若是不愿意做这恶人我来做,我上折子恳请兵制革新。”

    奕?却是不受激,以他目前的身份和处境,还真是不适合做这个恶人,他当即就拱手道:“那就有劳国城兄了。”顿了顿,他接着道:”兵制革新的方案,国城兄早就制定好了罢?”

    “制定了几份都不满意。”易知足道:“一会儿我让燕扬天将几个方案送去六爷别院,六爷身为内阁总理大臣也帮着斟酌斟酌。”说着,他便起身去打电话吩咐燕扬天。

    待他折回来,奕?才笑道:“这电话却是比电报方便远了,上海至京师的电话不知何时才能开通?”

    “快了。”易知足道:“开年之后就能开通上海至京师的专线电话。”

    天色才麻黑,上海就开始亮了起来,煤气灯和电灯将几条主要马路街道照的灯火通明,外滩那一排各具特色的中西式建筑上各种各样的霓虹灯争奇斗艳,初来上海的人乍一见到这幅如梦如幻的景象,无不赞不绝口。

    “果然不愧是‘夜上海’之称!”沈桂芬一路观看一路称赞不已,五十出头的他晚上睡觉易醒,在火车上几天睡的都不踏实,接风宴上喝了两杯酒,他特意补了一觉,起身之后这才前往镇南王府,因为下榻的地方距离镇南王府并不远,他安步当车一路漫步前往。

    随行的幕僚孙秋雨是第一次来上海,见的这幅景象不由的感慨不已,“据说这灯光半夜才熄,这一晚上得耗费多少银子?”

    “发电厂是元奇自建的,能耗费多少银子?”沈桂芬不以为意的道:“元奇之富已然是超乎想象,一年收入数以千万,又岂会在意那么一点银子。”

    听的这话,孙秋雨不解的道:“财政革新,元奇不是将东南各省赋税都上缴朝廷了?还有如此之高的岁入?”

    听的这话,沈桂芬不由一笑,“东南各省的税赋元奇一直在上缴,人家压根就没将那点子赋税看在眼里。”说着,他指了马路上穿梭不息的自行车流,“据悉,元奇的几家自行车厂一年的利润就高达二、三百万元。”

    工厂竟然如此赚钱?孙秋雨惊愕的半天合不拢嘴,他可是清楚,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税赋也不过才一、二百万元,居然还不及元奇的一家自行车厂。

    沈桂芬笑了笑没再吭声,元奇赚钱的何止是自行车厂,大清这些年新兴的赚钱行业,大的诸如银行、铁路、轮船、钢铁,水泥、卷烟、纺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