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六十三章 战场选择(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六十艘,这绝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甲舰海战,他放心不下,满舰的巡视检查。

    从下层机舱到甲板上上下下转悠了一圈回到战舰的前舰桥,载钊瞥了一眼亦步亦趋的易正行,道:“咱们舰队只有四艘主力战舰,‘经远’号是其中之一,主力舰既要冲锋在前,也是英军舰队的主要攻击目标,你下底仓去呆在罢。”

    下底仓躲着算什么事?易正行闷声道:“回舰长,属下是来军中历练的,身为作战参谋,躲在底仓,没的让人笑话,回上海,属下亦无法向父亲交代。”

    听他如此说,载钊也不好驳斥,只得吩咐道:“一旦开战,你就呆在舰桥里,哪里也不准去。”

    易正行顿时笑道:“舅舅放心,在下保证不乱跑。”

    英军舰队,旗舰‘苏尔坦’号舰桥里,贺布神情冷峻的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越来越近的清军舰队,两支舰队距离已经不到五海里,清军依然没有改变编队,一直保持着两列纵队的编队,而且两列纵队相聚不过一海里。

    难不成这就是清国海军的战斗编队?稍做沉吟,他就沉声道:“传令,变换v队形。”

    清军旗舰——‘致远’号上,见的英军转换队形,肖明亮露出一丝冷笑,v字编队,在利萨海战中,奥匈帝国的海军将领特格特霍夫就是采用的这个编队,处于火力劣势的奥匈帝国舰队采用这个编队,这个编队的好处就是在于冲击!

    看来,英军确实是预料到他们在火力上不占优势,所以才采取这种编队阵型,以便于进行冲击,形成混战局面,对于战舰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军来说,混战的局面绝对是对英军有利。

    不过,对于拥有近战利器——鱼雷的大清舰队来说,混战,近战,都是肖明亮求之不得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利于缩短鱼雷的射程,也能大幅提高鱼雷的命中率,而且英军战舰不容易脱离战场。

    稍稍沉吟,有随即沉声下令,“传令,保持编队,保持航速,继续前进。”

    眼见的一场规模空前的铁甲舰海战即将爆发,远远尾随在清军舰队和英军舰队后面的各国观战船队纷纷调转方向,迅速的驶向海岸,一旦开战,两支舰队舰炮乱轰,炮弹到时候不长眼睛,被误伤了可没地方讲理。

    见的清军舰队没有丝毫变化,贺布心里也纳闷,不过,此时他也没心思琢磨,v字阵型编队不仅是利于冲击,利于造成混战局面,同样也利于包围,利于撤退,因为处于外围,进退都十分灵活。

    对于清军战舰的火力,他心里一直是个疙瘩,如果,如果清军真的研制配备了能够用于实战的鱼雷,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下令撤出战斗,相比起火炮,鱼雷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简单的说,火炮只要不击中战舰的水线以下部分,哪怕是挨个二三十炮也不会沉,而要想炮击战舰的水下部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是鱼雷,可能一枚鱼雷就能让战舰沉没!因为鱼雷专门攻击战舰防护最弱的水下部分。

    “传令!”他放下望远镜沉声道:“命令各舰保持编队,与敌舰保持距离,不得超过一海里。”

    在没有摸清清军战舰火力之前,他不敢冒险,他掌控的这支铁甲舰队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家底,如果在南非损失惨重的话,不仅是会动摇大英帝国海上霸主的地位,还会对整个欧洲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他不的不小心谨慎!

    英军舰队摆出一个易于冲击的阵型编队,却是虚晃一枪,在两支舰队接近时不仅不冲击,反而避开了,见这情形,肖明亮已是明白过来,英军在没有摸清他们的底细之前不敢放手一战,他当即沉声下令,“贴上去,各舰注意保持编队,可自由炮击,但不得动用鱼雷。”

    ‘经远’号上,接到命令,载钊笑道:“这命令合咱的胃口,右转舵,贴上去。”顿了顿,他接着道:“命令各炮位,装填实心弹。”

    待的通讯官离开,易正行才道:“为什么用实心弹?”

    “一开始当然要用实心弹。”载钊解释道:“咱们的特种弹爆炸之后会形成大火,而且那火能象水一样流动,如果敌舰甲板上有几个窟窿,再被特种弹集中,会是什么情况?”

    “轰轰轰”作为编队领头舰的‘经远’号率先开炮拉开了这场海战的序幕,被炮击的是编队负责殿后的主力战舰——克莱德爵士级铁甲舰——‘监狱长’号。

    因为莫桑比克海峡风浪大,‘经远’号三门主炮炮击并未能命中,不过,在校正了炮击诸元之后,很快就进行了第二轮炮击。

    尽管第二轮炮击也没能命中,但却着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