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七十一章 五年计划(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大清的利益。”易知足接着道:“因为什么?因为元奇有充足的储备金,不过不是白银,而是黄金!元奇对于市面上流通的每一张纸钞,都有兑换能力!

    南非一战,我为什么不乘机勒索英吉利,就是为了避免横生枝节,元奇现在急于迅速的大规模的开采德兰士瓦的金矿,以便尽快推行金本位,今年定下的任务是一百吨的产量,以后会逐年提高。

    就凭南非的黄金产量,一年值多少?以最保守的年产百吨,一年就是七千万元,够不够应对这个经济刺激计划?够不够兑换增发的纸钞?”

    奕?听的可谓是心花怒放,朝廷拥有德兰士瓦金矿的两成股份,这意味着保守的估计,朝廷一年也能坐收一千四百万元,对于朝廷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额外收入!

    “够,足够!”奕?讪笑着连连点头,虽说是初期投资四亿,但并不意味着一年就能花出去四亿,以元奇的实力,一年增发上亿元的纸钞,也绝对能够保证兑换的了!

    不过,他脸上的笑容很快就显的有些僵,“即便是年息三分,二亿元的借贷,一年的利息是多少?六百万?若是再加上中期和后期的投资,一年利息不得上千万?”

    易知足笑道:“就拿德兰士瓦金矿的分成支付利息便是,反正也是白来的。”

    听的这话,奕?不由的一呆,“合着德兰士瓦金矿,朝廷就是空担个名?实际上一个大子也得不到?”

    易知足两眼一翻,“没有德兰士瓦金矿的分成,朝廷就不用支付这笔巨额借贷的息钱了?”

    奕?有些心虚的道:“那倒不是,不过,这刺激经济,本身也不是朝廷的责任......。”

    “不是朝廷的责任?”易知足冷声道:“经济危机爆发,朝廷的岁入要减少多少?不只是收入减少,还的赈济!这一进一出,差距有多大?”

    这个道理,奕?岂能不明白,他无非是想减少利息,“二亿元的巨额贷款,这利息能否再降点,如此,也便于说服一众内阁大臣和资政院议员。”

    “恭王不会是忘了,元奇还出了两亿元!”易知足沉声道:“如果概由朝廷出资,我可以做主,无息借贷。”

    “别介。”奕?连连摆手,这什子刺激经济计划大的吓人,让朝廷独自承担,他还真没那么大的胆子,不能再降息,他也不强求,反正年息三分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低息了。

    “这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虽说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爆发经济危机,但实则也是罕见的利国利民举措。”易知足放缓语气道:“新君登基尚且要推恩于民,推行宪政远甚于新君登基,又岂能施惠于民?”

    顿了顿,他接着道:“就以‘推行宪政,施惠于民。’的名义,推动这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提出将各省府城纳入铁路交通网的计划,可以以五年为期,推出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先放出风声,制造舆论,并且争取舆论的支持。”

    将各省府城纳入铁路交通网?这个计划得有多大!怕是三五、四五计划都难以做到,奕?在震惊于这个计划的庞大之时又是满心欢欣,这等于是元奇出钱为朝廷收买民心,树立朝廷威信,他身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能在任上退出并实施如此庞大的计划,绝对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上海只呆了两天,奕?就匆匆返回京师,回到京师的当天就召开内阁会议,抛出了‘五年计划’,当然,即将爆发经济危机的事他是绝口不提,这事要捅出去,绝对会引发大的恐慌。

    因为有意放出风声,内阁会议一结束,朝廷准备耗费巨额资金推行‘五年计划’以施惠于民的消息就散播开来,所谓‘五年计划’并不是只是五年,而是一个以五年为一期的长期计划,重点是将各省府城逐步纳入铁路交通网,也就是所有府城都要通铁路。除此之外,还有治理河道,兴修水利,京师以及各省省城改建等等一系列的计划,这一系列计划投入资金将高达惊人的四亿银元,而且这还只是初期的投入!

    消息一传开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资政院登时就炸开了锅,资政院有对朝廷收支进行监督和审核的权力,如此大的事情,满京师都传的沸沸扬扬,而资政院居然还蒙在鼓里,这将资政院置于何地?

    义愤填膺的议员多是北方各省的,东南各省以及南洋、西北、东南亚各省议员基本都是保持沉默,事情明摆着的,朝廷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实施‘五年计划’,毫无疑问的,是元奇在背后积极推动这个‘五年计划’,奕?从上海一回来就传出这消息,转转脑子就知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