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八十三章 无法效仿(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五次、第六次.......。

    一旦固步自封,就会很快被追赶上,被淘汰,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还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甚至是不断出现的工业革命?房间里几人都愣愣的看着他,好半晌,王盛德才回过神来,他心里清楚,既然是易知足的意思,即便是再不愿意,也无法改变。

    略微沉吟,他才不无担心的道:“一众厂矿企业业主投资办厂也是为了追逐利润,怕是不易说服.......。”

    “一场经济危机要倒闭多少厂矿企业?”易知足冷声道:“大清发展工业三十年,大小厂矿企业如雨后春笋,元奇不介意发动一场人为的经济危机以优胜劣汰,去芜存菁,有反对的,把名单列出来,元奇进行全方位的封杀,断掉他的原材料、资金、技术、市场、交通!”

    真要被元奇封杀,哪还有活路?王盛德心里一紧,连忙道:“在下会将王爷的意思如实转达。”

    易知足点了点头,伸手去拿茶杯,准备端茶送客,王盛德见状连忙道:“王爷,别省都是修建铁路或者是水利工程,江苏却是修建两条公路.......,咨议局不少议员对此颇有微词。”

    听的这话,易知足伸出去的手顿了一下,道:“一五计划,江苏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其工程项目和划拨的资金远远高于其他省份,你们还有微词?”

    顿了顿,他接着道:“沪宁、沪杭两条公路是额外增加的,公路的重要性不亚于铁路,随着汽车的发展,其重要性将会超过铁路,不要有眼不识金镶玉。”

    在元奇的高压下,工商联已初步同意大幅提高工资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工人们自然是兴高采烈议论纷纷,虽然不是头一次涨工资,但涨工资总是一件让人分外愉快的事情,不过,还没等工人们的高兴劲过去,上海的物价就开始出现上涨,衣食住行全部出现高低不一的涨幅。

    “嘀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赵烈文接过电话问了一句,随即转身道:“大掌柜,恭王电话。”

    易知足才接过电话就听的奕?略显焦急的声音,“国城兄,上海又在吵着涨工资?这才几年时间,涨了多少次工资了?”

    “此举也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一五计划侧重的只是重工业,即便工程全面展开,受益面也有限,达不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与提升工资相结合,就足以全面带动.......。”

    “上海的工人涨工资,天津必然受影响,工人都涨工资了,学校教师,朝廷官员衙役、官兵涨不涨?”奕?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沉闷,“朝廷的岁入情况,国城兄不会不知道罢?”

    “涨,当然要涨,不患寡而患不均嘛,岂能不涨?”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朝廷财政紧张,元奇可以先行借贷,如今各省正在大力发展工业,朝廷岁入也即将迎来大幅上涨,这点子开支根本不存在问题。”

    电话那头的奕?登时不吭声了,这说的是实情,如今各省都在兴办工厂积极发展工业,朝廷的岁入肯定会大幅增长,这点子工资涨幅确实是支付的起,略微沉吟,他才道:“这次涨幅多少?我让人先打预算。”

    “百分之二十。”

    “多少?”奕?怀疑自己听错了,一次性涨幅百分之二十,以后日子怎么过?

    “涨幅二成。”易知足加重了语气道:“我需要借助这次涨工资刺激物价上涨,尤其是农产品......。”

    奕?也清楚这次的经济危机与以往的不一样,易知足早就给他分析过,美利坚、德意志、奥地利三国严重的经济危机也部分证实了对方的判断,身为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他也不希望出现任何的闪失,况且有元奇在资金上进行支持,他也没什么好顾虑的,没多考虑,他便道:“好,依国城兄的。”

    西历十二月一号,镇南王府率先通告,从西历元月开始,元奇名下所属厂矿企业所有职员工资一律提增20%,休息时间从一个星期一天半增加到两天,最低工资也相应提高,另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次日,大清皇帝祺祥也发布谕旨,所有朝廷发放俸禄的官员、官兵、衙役书吏等的俸禄一律上浮二成,其他福利待遇也一并遵照元奇。

    工商联也正式下文,所有厂矿企业职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一律跟随元奇浮动。

    如此大幅调整工资福利待遇,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物价也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