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九十一章 历史疑点(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寿这位七品县太爷丝毫没有拘束的感觉,落落大方的坐下后便径直道:“元奇发放低息借贷推广机器打井以援助北方各省州县抗旱自救,大人应该知道了罢?”

    洪仁寿笑道:“本.....我也是才接到电报,田支队长的信息倒是比我们灵通的多。”

    “目前茂源钻进队一共就十二支打井队,山东有六支,肥城是重灾区,所以我亲自带队前来。”田晓华不急不缓的道:“为了迅速推广机器打井,我们需要大人的鼎力支持。”

    洪仁寿不假思索的道:“有什么要求,田支队长尽管提,肥城上下倾力支持。”

    “多谢大人。”客气了一句,田晓华笑问道:“机器打井有快有慢,快慢的区别在于井桡,若是用松木杂木做井桡,打一口井可能需要十天半月甚至是二十天,但若是用混泥土浇筑的成型的井桡,则只须三五天......。”

    三五天就能打一口七丈以上的深井?这怎么可能?洪仁寿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对方,旋即他就激动起来,真要能有如此快的速度,旱情就能迅速得到控制,他急忙道:“就灾如救火,自然是采取最快的办法。”

    “用混泥土浇筑的成型的井桡价格贵,目前也只有济南有,须得从铁路运输到泰安再转运过来。”田晓华说着又补充道:“价格公开透明,统一标准,这是赈灾项目,不会借机牟利。”

    “没问题,当务之急的抗旱救灾,贵点也无所谓。”洪仁寿干脆的道,如果是之前,他可能还会犹豫,毕竟打深井的价格本来就昂贵,如今他倒是无须在意,有元奇放贷。

    “还有个要求。”田晓华缓声道:“还希望大人行文周边州县,抽调人前来观摩学习机器打井,以便于尽快推广开来。”

    第二天一早,宋家地头上就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前来观看西洋景的人们内三层外三层将诺大的工地围的水泄不通。

    虽说农村打井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机器打井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头一遭,眼见的机器毫不费力的就在地上钻出一个深坑,围观的人又是新奇又是震惊,随即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机器打井十分快速,但是构筑井桡却是十分慢,所谓井桡就是井的里边镶嵌的那层内衬,又用砖石砌的,也有用木头构筑的,为节约成本,大都是用木头构筑。

    下井桡并不是打完井后才慢慢的下,而必须是与打井同时进行,木匠把事先锯好的厚厚的木板,并在木板两端刻上卯眼和榫头,然后一层层下到井里,再把木板按卯眼和榫头一一扣好,最后再用重锤将井桡夯实。

    因为下井桡的速度慢,严重的拖累了机器钻井的速度,这令的来瞧热闹的人们多少有些失望,更令他们失望的是,只钻了三丈,出水之后就停工了。

    浅水井在农村很常见,这种水井的水一般都有些苦咸,不能饮用也不能浇地,只能用来洗涤,没什么用,否则家家户户都会在地里打水井,毕竟浅水井的造价并不高。

    三天后,当用混泥土浇筑的成型的井桡运来之后,人们才算是真正见识到机器钻井的恐怖速度,一人多高的混泥土井桡下井的速度快的惊人,第二天中午,一口深达十一丈的8密深水井就大功告成。

    当清澈的井水从深井里被抽出来时,田晓华尝试了一口,随即示意接一桶水给前来观看的肥城知县洪仁寿及一众士绅商贾富户,看着哗哗流出的清澈的井水,围观的人们纷纷迫不及待的挤上前来尝试。

    井水清澈,入口甘甜,这是少有的好水!人群顿时忘情的欢呼起来,欢呼的声浪一阵接着一阵!

    五天时间就能打出一口深井!甚至可能更快,这意味着什么?尝试国井水之后,知县洪仁寿激动的站起身来向着田晓华等人躬身一揖以表达心里的谢意。

    田晓华满脸欢笑的回了一礼,这才吩咐道:“将浅水井的水与深水井的水按一比二的比例混合一下,浇地还是可以的,如此就不虑担心供水量不足。”

    看着一深一浅两口水井同时哗哗的往外流水,宋有坤马上就明白过来,两口水井的水混合后浇地完全没问题,他情不自禁的朗声笑道:“这银子花得值!如此大的出水量,半个时辰就能浇透一亩地,以后再也不用靠老天吃饭了!”

    看着那哗哗的水流,旁边一个士绅疑惑的道:“之前怎么听说这深水井取水不易呢?”

    “十余丈深井,用辘轳取水自然不易。”洪仁寿笑道:“这是用蒸汽机抽水,岂能相提并论?”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正行满面笑容的道:“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