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清土交易(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如今大半个波斯湾都已经纳入了清国版图?”

    “是的,阁下。”盖斯科因连忙道:“这几年清国通过购买领土或者是军事占领的方式,已经将波斯湾沿岸大部分地方直接纳入了清国的版图,只剩下波斯占据着东北一带,另外,阿曼湾的马斯喀特苏丹国尚且保持着独立,不过,也已处于清国的保护之下。”

    迪斯雷利仿佛是自言自语一般的轻声问道:“清国对波斯湾如此重视,究竟是冲着印度来的?还是意在两河流域?或者是针对的波斯?”

    清国为什么重视波斯湾?盖斯科因对此也是一头雾水,针对波斯的可能性不大,清国西北与波斯捷接壤,真针对波斯,犯不着绕道波斯湾,至于印度,清国已经从孟加拉和阿富汗对印度构成夹击之势,也犯不着多此一举,最有可能还是冲着两河流域去的。

    略微沉吟,他才道:“如果清国以巴士拉为据点,进而吞并两河流域,势必严重影响帝国在地中海和奥斯曼的利益,而且对欧洲也会构成莫大的威胁,必须设法遏制!”

    遏制?如何遏制?迪斯雷利看了他一眼,南非一战,不论是陆战还是海战,大英帝国都一败涂地,败的惨不忍睹,战损比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尤其是海军,二百年的海上霸主,帝国上下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舰队,自认最先进,甚至是无敌的铁甲舰队,却被清国舰队打的溃不成军,而且是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这种情况下,如何遏制清国的扩张?联合欧洲所有的军事强国遏制清国将势力延伸到地中海?这不现实,至少俄国就不会同意,才被各国强行逼迫吐出胜利果实的俄国多半会与清国联手,更何况清俄两国本就是同盟。

    见他不吭声,盖斯科因试探着道:“大力扶持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

    异想天开,迪斯雷利哂笑道:“土耳其人才被俄国打的元气大伤,即便是大力扶持也无法遏制比俄国更强大的清国,阿拉伯人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更不可能。”

    顿了顿,他接着道:“还是先观望一阵,弄清楚清国人的真是意图之后再说。”

    待的盖斯科因离开之后,迪斯雷利长叹了一声,清国和德意志一先一后迅速崛起,不仅是动摇了大英帝国海上霸主和欧洲霸主的地位,也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身为保守党领袖、三届内阁财政大臣,两度出任首相的他十分清醒的认识到,大英帝国一家独大,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将一去不复返了。

    或许是时候调整一下帝国对欧洲大陆和对东方的政策了,清国虽然工业起步晚,但却走的是集中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路子,在武器研发和铁甲舰方面都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尤其是武器研发方面,步枪、机枪、火炮、鱼雷,都领先的太多,尤其是鱼雷,海军部这几年仿效元奇的研究所模式,抽调了众多的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却始终未能研制出能用于实战的鱼雷,如今帝国的皇家海军战舰轻易都不敢东下。

    他一直想不明白,清国发展工业不过四十年,为什么在武器研发方面却能不断取的重大突破,半自动步枪,马克沁全自动机枪,消除后坐力能够连续炮击的速射火炮,能稳定方向且速度和威力都惊人的鱼雷,线型流畅结构合理的铁甲舰,这些都是怎么研制出来的?难不成东方人真的聪明些?

    南非一战,大英帝国几乎成了整个欧洲的笑话,威望和地位都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可不希望在自己执政期间,再让帝国蒙羞。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他可不想再招惹清国。

    清国这几年也很是安分,并未四处扩张,只是偶尔在波斯湾沿岸小打小闹,令他不安的是,清国国内正乘着北方大旱的机会,大规模的发展工业,以清国庞大的人口和辽阔的疆域以及令人眼热的巨大国内市场,他真不知道再过二三十年,清国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遏制清国的发展,他做梦都想,但却是束手无策,军事上不可能,经济上也不可能,贸易更是不可能,美国、俄国、德国都卯着劲想取代大英帝国成为清国对外最大贸易国,而且清国正紧锣密鼓的修建横跨欧亚的大铁路,英国若是进行贸易封锁,各国做梦都会笑醒。

    他倒是希望清国向两河流域扩张,如此一来,就能联合欧洲几大强国联合出兵,就算俄国指望不上,德奥意土等国却是必然会同意的,这或许是遏制清国的唯一法子,但问题是清国会在近两年向两河流域扩张吗?

    对于清国那位镇南王,元奇的大掌柜易知足,他做过专门的了解,此人十分善于隐忍,而且十分善于把握机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