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蓝田航空(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移民,我国不可能如此大规模的吸纳移民,因为我国眼下必须限制人口快速增长。”

    西安,火车站。

    西安火车站规模颇大,不仅是因为西安是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也因为西安的工业发展速度十分快,因为开发大西北的需要,西安很早就被易知足相中成为西北的工业基地,在资金的倾斜下,各类工厂在西安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铁路交通运输的便捷,使得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也不断的扩大。

    火车站外宽阔的广场上,三十多岁,身着西装,剪着短发的易正德随意的溜达着打量着火车站附近的人流和附近的建筑巨额景象,来西安已经三年,却一直忙的昏天黑地,很少有闲暇来西安城闲逛,再则,相比起上海,西安落后太多,他也没兴致。

    这次收到电报,得知老爷子要来西安秘密视察,他刻意提前半天赶来西安火车站等候,一切安排妥当,发现时间尚早,他才随意的逛逛。

    相对于大清内陆各省而言,西安的工业起步算是早的,而且工业基础也算雄厚,但毕竟没对外开放,社会风气的开放程度远远无法与沿海各省相比,因为是西北中心,商贸繁华,西北各省的商贾大多汇集于此。

    火车站的人流也是形形色色,随处可见穿着各自民族服装的蒙古人、藏人、新疆人以及安西的中亚各族,还有不少穿着绿色蓝色迷彩色军装,留着短发的年轻人,这些不一定都是退役军人,因为军装质量好,而且退役军人数量大,容易淘换,内陆各省都出现了一股持续不断的军装热,不少年轻人都以拥有一套军装为荣。

    易正德清楚,这些个年轻人都是来西安寻找打工机会的,工人的待遇好,工钱高,不少的农家子弟都乐意出来打工,不过,他的厂子却是不招收这些人的,一则因为保密的需要,再就是文化素质的限制,他的厂子哪怕是普通工人都需要高中毕业生。

    当然,穿着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也不少,不过,多是三十以上年纪的,随着教育的普及,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不再留辫子,因为不论是进学堂还是参军还是进工厂,都不允许留辫子,时间一长,留辫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估计再过二三十年,辫子就有绝迹的可能。

    溜达了一圈,吃一碗羊肉泡馍,易正德才慢悠悠的原路返回,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他直接进了站台,然后钻进了早就准备好在站台接站的一辆四轮马车里。

    随同前来迎接的副所长梁辉生跟着钻进马车,轻声道:“正德,大掌柜极少来内陆省份,这次怎会亲自前来西安?”

    “应该是重视飞行器的研制。”易正德轻声道,实则,接到电报,他也很纳闷,飞行器研究所迁来西安才三年,相应配套的内燃机厂,飞机制造厂,冶金厂都还没完全建成,老爷子怎的就来了?而且,过年在上海的时候也没听提及过。

    梁辉生却是有些紧张,“通知西安军区司令员了没?”

    “通知了。”易正德轻声道:“放心,保卫措施没问题。”说着,他掏出烟盒来点了支香烟,西安的军区司令员是元奇老人,原元奇团练出身的尹有才,一应保卫措施都是他亲自制定的,只是因为易知足叮嘱不得暴露行踪,没敢前来车站接站,怕动静太大。

    他方才在站外的广场溜达了一圈,虽然没感受到什么异常,但他知道,不管是站内站外,此时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不可能出什么意外。

    “呜——。”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一辆列车缓缓的驶进站,易正德心里陡然松了口气,连忙跳下马车来,他虽然来西安三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加之平素里也不喜欢应酬,倒是不担心被认出来。

    列车一停稳,易正德就迫不及待的快步赶到三节特制的车厢外,进的车厢,一眼看见一脸微笑望着他的易知足,他才彻底放下心来,连忙上前,笑道:“父亲——。”

    随即又向赵烈文微微躬身道:“见过赵先生。”

    易知足笑着指了指黄殿元,“不认识了?”

    “是黄伯伯?”易正德迟疑着道,随即笑的跟孩子似的,“一晃十多年没见,真没想到能在西安见着您。”

    南华会在海外势力庞大,易正德三兄弟在海外留学就是受南华会暗自保护,两人在海外相处过一段时间,在这里相见,着实是让易正德意外。

    几人在车厢里寒暄,一直等到站台上没有了乘客这才下车,登上马车缓缓出了车站,沿着水泥路面向南行了一段路之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