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七六章 视察工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粉碎和拌和,然后用用机械将配置的火药放在碾压成坚固而均匀的颗粒,使火药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实性。

    之后使用机械造粒缸,将火药块成大小均匀的火药粒;对制成的粒状火药,放在烘干室内,用蒸汽加热器烘干,使之保持良好待发的干燥状态,最后用石墨制成的摩光机,将药粒的表面磨光,除去气孔,降低吸湿性,以延长火药的贮藏期。

    对西洋火药的制作流程详细了解了一番之后,林则徐大为感叹道:“西洋果然有过人之处,凡事皆精益求精,难怪关天培说西洋火药远甚水师自产火药,说起来,西洋的火药之术还是从中国学习的。”

    易知足含笑道:“西洋人之所以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于竞争机制和专利保护制度。”

    “哦,知足知道还不少。”林则徐登时来了兴趣,道:“走,出去详细说说,看看能否借鉴。”

    出了车间,易知足才含笑道:“借鉴怕是有些难,不论是竞争机制还是专利保护制度,在大清都难以实行。”顿了顿,他才道:“就说蒸汽机吧,这是英吉利一个叫瓦特的人发明的。他研制改良出了蒸汽机之后向英吉利政府申请专利。

    获得专利批准之后,但凡是英吉利工厂生产瓦特蒸汽机的都要支付给瓦特一笔专利费,瓦特也就因为蒸汽机的发明改良成为大富豪。

    英吉利政府颁布有《专利保护法》鼓励发明改良创新,保护他们应得的利益。这在咱们大清是不可想象的。

    大清的读书人耻于杂学,走科举之路,近些年广州的学风有些改变,提倡经世致用,学以致用。但依然看不起工匠,不屑于这些奇技淫巧之术,可以说咱们大清最尖端的人才都浪费在科考上面了。

    工匠中也不乏天资聪明者,但是没有激励鼓励机制,没有保护机制,工匠们不愿意耗心费神的去专研去改良去精益求精,就算是有独到的技术和工艺,也都秘而不宣,成为秘方,生怕泄露。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尤其是改朝换代的大规模战争,很多秘方就此失传,几千年来,咱们的损失可说是无法估量。”

    听到这里,林则徐不免长叹了一声,心里大是惋惜,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次大破坏,各行各业不知道有多少秘方就此失传。不过,要想朝廷想英吉利那样颁布《专利保护法》,那纯属是痴人说梦。

    “再说竞争机制。”易知足接着道:“英吉利崇尚自由竞争,尤其是商业。竞争非常激烈,英吉利没有官办工厂,所有工厂都属于私人,就以军工厂为例来说,要发动战争,政府要采购枪炮火药。就会跟各个军工厂订购。

    如何订购呢?就是召集几大军工厂现场演示,比较谁家的质量好,威力大,然后就采买谁的,这丝毫做不了假,也因此刺激的各个军工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不断的创新改良,这就好比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英吉利所有大大小小的工厂都是如此,不能发展壮大,就得倒闭破产。”

    林则徐眉头一皱,道:“英吉利允许私人开办军工厂?”

    “不论是英吉利还是美利坚,法兰西、葡萄牙,欧洲各国的军工厂都是私人开办的。”易知足笃定的道:“咱们大清的军工都是官办的,从明代开始到现在,几百年了,咱们的火器火药可有显著的改进?纵有改进,都是从西洋传来的,反观西洋,各种各样的火器层出不穷,不论是威力还是质量,咱们都远远不如。”

    林则徐显然还是不太相信,道:“私人开办军工厂,就不担心民间火器泛滥?”

    “这办法就多了。”易知足含笑道:“派官员驻厂监督,生产的枪支编号,一旦发现有枪支外流,轻易就能查出是从哪家工厂流出的,如何处以取缔经营执照,没人敢拿辛苦创建的工厂开玩笑。不过,花旗国是特例,花旗国是允许百姓合法持有枪支的。”

    “还有这事?”林则徐惊讶的道:“火枪国就不担心百姓作乱?”

    易知足笑道:花旗国没有国王,只有总统,他们的总统是由百姓选举出来的,四年一届,百姓若是不满意,无须作乱造反,投票弹劾就能让总统下台。”

    “这可是天下奇闻。”林则徐说着话头一转,道:“知足不会是也想私办军工厂吧?”

    易知足仿佛是含了片黄连一般,一脸苦涩的道:“军工是立国之本,官办军工,长期裹足不前,确实令人担忧,私办军工,非是不想,而是不敢,元奇这么大的摊子,在下每日里都如履薄冰,不敢冒险。”

    “本部堂听的关天培提及过。”林则徐看着他道:“水师弹药局建成,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