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五四章 新官上任(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事他是听闻过的,估摸着也就是这几日,对方就会来。

    察觉的天色有些暗,他掏出一块怀表看了看,才下午四点多,当下书起身踱到门外瞧了瞧天色,见的天空阴沉沉的,估摸着怕是有一场大雨,他正担心易知足在的行程会不会因为大雨而延误,一个长随满脸欣喜的快步进来,躬身禀报道:“老爷,到了,易大人到了。”

    一听易知足到了,巫宜禊不由的一喜,随即问道:“林部堂可在船上?”

    “没有。”那长随连忙回道:“林大人乘洋船直接去了江宁。”

    巫宜禊点了点头,道:“派人去县衙、海关、游击署通知一声,让他们去码头迎接。”

    易知足来的如此之快,着实是让刘光斗有些意外,听的消息,连忙临时召集了几个属官一众衙役,又派人分头去通知县城内有名望的士绅商贾,这才匆匆赶往大东门外的码头迎接,到的码头,他才发现前来迎接人不少,码头上已有绿营兵丁在维持秩序。

    黄浦江上,一艘大船缓缓的逆江而上,船头上,身材明显有些消瘦的严世宽指着前方道:“大掌柜,前面就是大东门,您的官衙就在大东门内。”

    一身便装的易知足望着两岸桅杆林立的景象笑道:“上海比我预料的还要繁华几分。”

    “大掌柜有所不知。”严世宽含笑道:“沿海航线,以大江口为界,划分为南洋航线和北洋航线,由大江口南下浙江、福建、广东、南洋,统称南洋,北上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统称北洋。

    包先生在《安吴四种》所述,南洋多矶岛,水深浪巨,非鸟船不行。北洋多沙碛,水浅礁硬,非沙船不行。上海则是南洋北洋两条航线的交汇之地,更兼有大江的内河航运,可谓是三条航线交汇,焉能不繁华。”

    听的这话,易知足笑道:“这两年长进不小,连包先生的书都读。”

    “咳。”严世宽轻咳了一声,道:“元奇越来越大,大掌柜这官怕是也会越做越大,咱不读点书,以后如何去做一省之总掌柜。”

    “还记着这茬?”易知足笑道:“先别惦记一省总掌柜,先给我将苏松两府一州拿下来。”

    “这不是问题。”严世宽语气轻松的道:“大掌柜既然已经上任,咱们是否可以打出元奇的招牌来?”

    “不要有顾忌,大刀阔斧的整合。”易知足道:“先一统上海钱业。”

    听的这话,严世宽笑道:“有大掌柜这句话,咱可就放心了,也是时候让咱露露脸了。”

    两人说着话,船已缓缓的偏离主航道准备靠岸,岸上的兵丁却是大声的呵斥,不准靠岸,见这情形,易知足笑道:“这么好的机会,狐假虎威一次?”

    严世宽二话不说,两步跨上船头,高声喝道:“分巡苏松太兵备道,易大人在此,还不快快迎接!”

    一听的船上是易大人,码头上一众人连忙自觉排队上前迎接,上的码头,易知足一眼就瞧见包世臣站在人群外,他丢下一众官员士绅,快步迎上去拱手笑道:“安吴先生怎的也前来码头。”

    包世臣含笑拱手道:“东翁远道而来,小老儿岂能不来迎一迎。”

    安吴先生?包世臣在江南可谓是大名鼎鼎,听的眼前这其貌不扬的老头就是包世臣,码头上一众人都是一楞,更令众人诧异的是,包世臣居然以东翁相称?包世臣做了易大人的幕僚?

    回过神来,知县刘光斗连忙率领众人上前见礼,易知足众人一眼,道:“有劳诸位前来迎接。”

    刘光斗连忙道:“大人舟车劳顿,下官等已备好接风宴。”

    “诸位的心意本官心领了。”易知足摆了摆手,含笑道:“接风宴就免了,瞧着天色怕是有场大雨,诸位留下名贴,请回吧,改日再聚。”

    留下名贴?一众官员士绅心里都是一喜,看来不枉前来码头迎接一场,这位行商出身的道台大人虽然年轻,却也谙熟人情世故。

    刘光斗殷勤的道:“那下官送大人前往道衙。”说着他往后招手道:“轿子。”

    易知足毫不客气的道:“要两顶,给安吴先生准备一顶。”

    一行人由大东门入城,绕到道衙正门,易知足一下轿,一个四品官员就满脸笑容的迎上来,拱手道:“知足兄远来,在下未能亲去迎接,还望恕罪。”说着,他一笑,“没料到知足兄来的如此之快,这不,赶紧着给知足兄腾地方。”

    依照官场规矩,官员离任就须的搬出衙门,但易知足迟迟不来上任,一应公务巫宜禊还的处理,是以一直没搬,不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