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零三章 京师戏园(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光有些纳闷的道:“纸钞信用崩溃,最大的受害者应该是朝廷,元奇应该是受益者吧?”

    “对于银行来说,信誉至上。”易知足沉声道:“一旦元奇纸钞信用崩溃,元奇就会倒闭,这是元奇不能容忍的!再则,元奇纸钞信用崩溃,对元奇没有丝毫好处,发行的纸钞是随时能够到元奇银行各大小分号兑换现银的。

    若是出现信用危机,必然遭遇挤兑!一旦遭遇大范围大规模挤兑,元奇必然倒闭,出于自身的考虑,元奇不会容忍任何损害元奇纸钞信用的举措。

    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样,元奇纸钞信用崩溃,朝廷的信用也会跟着崩溃,损失也不会小,一旦元奇发行纸钞,朝廷征收的赋税都是纸钞。”

    稍稍沉吟,道光才道:“也就是说,若是元奇发行纸钞,元奇也就等于是朝廷官方的银行?”

    “元奇履行的是官方银行的职责,但不能是官方银行。”易知足解释道:“元奇本身就起着信用中介的作用,若是成为官方银行,元奇的信用就会被质疑!因此,元奇必须是私人银行,如此,才能作为与朝廷利益不同的一方,保证交易的公平性与安全,才能拥有良好的信用!”

    这话不无道理,道光登时没了将元奇变为官方银行的想法,不得不说,这个提议让他有些心动,允许元奇发行纸钞,对于朝廷来说,就意味着拥有一个强大的融资借贷银行,不必再为银子发愁,无期国债——这可是不要偿还本金,只需要付利息的,若能大额发行无期国债,所有的麻烦都能迎刃而解!

    想到这里,他随意的问道:“朝廷能够发行多少无期国债?”

    “这得根据朝廷的岁入来定。”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无期国债是需要朝廷以赋税收入作为抵押的,朝廷能够支付多少利息,就能发行多少,以朝廷目前的情况,再发行三五千万,绰绰有余。”

    道光听的一喜,随即又是一忧,略微沉吟才道:“朝廷发行的国债数额越来越大,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就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岂非是饮鸩止渴?”

    易知足听的一笑,“若是朝廷授权元奇发行纸钞,朝廷发行无期国债的数额,亦须元奇审核认可,为着朝廷着想,为着元奇自身着想,都绝对不会让朝廷出现财政危机,再则,随着工业发展的兴起,朝廷的岁入不再是固定不变,而是会逐年增长,绝对不会出现饮鸩止渴的情形。”

    这倒也是,道光微微点了点头,自打元奇发展以来,每年就为朝廷额外增添了数百万两白银,随着铁路的修建,地方工业的发展,朝廷的岁入不再是象以前一样的定额,而是会逐步的增长,当初他之所以纵容元奇,不就是因为从元奇的发展看到了增加赋税的可能?

    虽说他很是心动,但授予元奇发行纸钞的事情太大,他可不敢轻率决定,这事情得好好的跟一众大臣仔细的磋商一番,想到这里,他吩咐道:“跪安罢,回去就元奇发行纸钞事宜,详细的拟份折子上来。”

    这是要引发朝议?易知足心里大喜过望,连忙起身行礼道:“微臣尊旨!”

    从乾清宫出来,易知足脚步轻快,满心欢喜,若是元奇能够得到朝廷授权发行纸钞,必然是事半功倍,比偷偷摸摸的强远了,最主要的是时间,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元奇能够迅速的在广东、江浙和直隶京师推出纸钞,不消一年就能在全国各省流通,看来,得带信回广州,吩咐卫三畏扩大印刷厂规模。

    另外,京师有往来的几位大佬,也得去拜访游说一番,这不是小事,最好是能够游说的他们极力支持,若是出现颇大的争议,这事不定又会被搁置下来。

    出了宫,易知足没回府,而是出了内城径直往前门外西侧的大栅栏而去,金玲跟他约好的地方是一家戏院——庆乐园。

    易知足不喜欢看戏,原因很简单,看不懂,况且也看的无趣,不过,他知道京师戏院不少,爱好看戏的也不少,而且还有很多的戏迷,就是宗室觉罗中也有不少人堪称是老戏迷,老戏骨,不仅爱看,而且爱唱,这是因为缺乏娱乐消遣的缘故。

    京师戏园不少,但都分布在外城,稍稍有点名气的戏园大都集中在大栅栏一带,虽然大多数旗人都爱好看戏,但内城却没有一家戏园,这是因为内城不允许开戏园,从康熙之时起,各代清帝都三令五申,不准在内城开戏园。

    大栅栏是京师外城最为繁华热闹的一条大街,说是大街,其实并不长,不过三百米长,宽倒是还算勉强,不过,就这条不过三百米长的大街上却是聚集了八家大戏园,想不热闹都不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