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局为重(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握?”

    易知足点了支香烟,道:“这事如何能够有把握?”

    没把握会当着自己这位福州将军的面唱这么一出?怡良吞的一笑,“国城兄前来福州,可是为了立威?”

    弹劾王懿德,易知足还真是有立威的意思,继弹劾江苏巡抚傅绳勋之后,再弹劾闽浙总督,这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信号,想来东南各省大吏以及府县官员都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至于咸丰是否会同意?他并不担心。

    这话他自然不好明说,略微沉吟,他才道:“不是为了立威,而是为了发展福建的需要,福建连接广东江浙,要发展工业,修建铁路,台湾也要大力开拓发展,需要一个勇于开拓,思想开放激进的督抚。”

    对于这话,怡良显然不信,不过,他转念就明白过来,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让他转奏朝廷的,想到电报的快捷,他也坐不住,当即起身道:“国城兄一路劳累,且先歇息。”

    京师,紫禁城,军机处。

    一个大军机大章京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快步走到穆章阿跟前,轻声道:“鹤相,电报处刚转来的,南洋大臣易知足发自福州的电奏。”

    接过电报一看,穆章阿就沉声道:“不会有错?”也不怪他如此问,电报处毕竟才成立没几日,一众小章京和太监都还处于突击培训阶段。

    “不会,已经再三核实过。”大章京连忙道:“而且是电报局的人核实的。”

    再次看了一遍电报,穆章阿才道:“马上将金畇善的资料送来,尽可能详细。”

    不多时,怡良的电报也送了过来,穆章阿扫了两眼便放了下来,为了发展福建而弹劾闽浙总督,鬼话连篇!

    很快,金畇善的资料就送了过来,金畇善,江苏吴县人,道光十八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入都察院,丁忧回籍,起复后为监察御史,咸丰元年外放潞安府知府,履历干净的象一张白纸,可易知足为什么会看中他?

    穆章阿一路琢磨着进了乾清宫,进的西暖阁见礼之后,他躬身呈上电报道:“皇上,这是易知足、怡良先后从福州发来的电报。”

    看完电报,咸丰心头的怒火腾的一下就冒了出来,“才弹劾江苏巡抚,如今又来弹劾闽浙总督,还没完没了了!”

    穆章阿连忙伏下身磕头道:“皇上息怒......。”

    “朕倒是想不怒来着。”咸丰冷哼了一声,抖了抖电报,“这倒是允还是不允?”

    “允——。”穆章阿沉声道:“易知足先是弹劾江苏巡抚,接着又弹劾闽浙总督,其意应是为了巩固元奇在东南的势力,以确保大举出兵西北无后顾之忧.....,奴才窃以为,从大局着想,应该允准。”

    听的这话,咸丰渐渐冷静下来,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元奇大举出兵西北,协助朝廷剿灭太平军和捻军,让其巩固东南势力又何妨?再怎么说也比目前的局面要好,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元奇没有举兵造反的迹象。

    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潞安府知府金畇善是什么情况?”

    “回皇上。”穆章阿轻声道:“此人应该是元奇一系官员......。”

    咸丰眉头一皱,“元奇一系?”

    “皇上。”穆章阿连忙道:“元奇在东南各省有大小股东上万,这些股东尽皆东南各省士绅商贾,这些士绅商贾出身的官员,再加上元奇出身的武官、易知足举荐的官员以及南洋两省的官员......已经自成一系。”

    听的这话,咸丰心里一惊,按照这说法,元奇一系官员岂非庞大到难以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朝中地方岂非尽是元奇一系官员?

    见的咸丰半晌没吭声,穆章阿心里暗喜,穆党一系官员如今可谓是树大招风,这段时间咸丰对元奇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他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咸丰打压他,是以借这机会抛出元奇党,只要咸丰相信元奇党的存在,就不会过分打压削弱他穆党一系势力。

    良久,咸丰才开口道:“王懿德是闽浙总督兼任福建巡抚罢?着金畇善接任福建巡抚,另行委任闽浙总督,如何?”

    略微思忖,穆章阿便轻声道:“官员擢拔贬黜无非是一道谕旨,皇上何不让易知足安心出兵西北?”

    “当年吴三桂、年羹尧,怕是也无易知足如此跋扈!”咸丰轻叹道:“朕真是愧对列祖列宗。”

    听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穆章阿连忙磕头道:“奴才忝为首席军机,还请皇上降罪责罚。”心里却是暗忖,吴三桂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