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七章 股市恐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要在报纸上撰文,元奇有信心打赢这一仗,这比什么举措都有效!”

    赵文烈接着话头道:“自连续报道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大清官绅士民对于英法两国的情况了解颇多,四国宣战,市井间言论大多悲观,更有谣传,这次战争,完全是元奇穷兵黩武引发的,诸如西班牙、荷兰两国宣战,就是因为元奇攻占吕宋和爪哇.......非议颇多,大掌柜若能激励一下,也是好事。”

    “既是悲观情绪严重,纵然我公开撰文,又有几人相信?况且现在的大清并非对英法一无所知.......。”易知足说着一笑,“甭说别人,我自己也不相信,战争充满了无穷的变数,谁敢保证必胜?更何况现在是敌强我弱!”

    “总不能任由这种悲观情绪和恐慌情绪肆意蔓延吧?”魏源缓声道:“报纸必须有责任进行正确的引导。”

    “不急。”易知足道:“战争一时半会还不会爆发,让他们发泄一下,这就跟写文章一样,咱们先抑后扬!”

    见是话缝儿,伍长青才道:“大掌柜,两国宣战,驱逐使馆人员,可是惯例?”

    易知足转过头道:“总理衙门担心什么?”

    见他问的直接,伍长青讪笑着道:“总理衙门没人看好这场战争,担心驱逐了英法使馆人员,日后连和谈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不是担心没有和谈的机会,而是担心此举惹恼英法两国!”易知足没好气的道:“让他们将心放在肚子里,两国宣战,驱逐使馆人员是国际惯例。”

    将一众人打发走,易知足满以为可以安静一会儿,不料惠亲王绵愉又来了,一进书房,绵愉就笑道:“国城可谓是神算,果然是英法西荷四国联手来犯。”

    易知足似笑非笑的道:“皇上可已下旨向其他三国宣战?”

    “已经下旨,邸报怕是还要两天才能到。”绵愉说着话头一转,“四国联合出兵,国城可有把握?”

    易知足一边伸手让座一边道:“别说是四国联兵,就是八国联兵,只要他们敢前往京津,都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国城如此有把握?”绵愉顾虑重重的道:“天津与江宁不一样,天津外洋海面开阔,英法舰队也非南洋海军所能抗衡.......。”

    “舰队不是对手,还有旅顺炮台。”易知足道:“舰队配合炮台,足够重创联军舰队,王爷无须担心,元奇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敢将战场摆在京津,自然是有恃无恐。”

    绵愉前来就是试探口风,见他自信满满,便径直问道:“开战在即,京师却是毫无动静,国城究竟是如何部署?”

    “距离开战还早,不要急。”易知足笑道:“僧王如今到何处了?让他微服来趟上海罢。”

    “应该快到西安了。”绵愉道:“最多半月就能赶来。”

    英属印度,加尔各答。

    清军五万大军进驻加尔各答,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之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城中百姓原本惊恐不已,惶惶不可终日,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清军军纪严明,并不骚扰百姓,即便是采买粮食、果蔬、肉类等也等是照价付钱,被接管的工厂也逐步恢复开工,一切规矩照旧,整个城市仿佛只是换了一个主人,其他的丝毫没有改变。

    在确切的感受到清军的友善之后,阖城百姓不由的欢天喜地,工人阶层、商人阶层、宗教团体纷纷争先恐后的组织捐款募捐踊跃犒军以争取得到新主人的认可,尽可能的为各自阶层争取权益。

    作为清军统帅的陈洪明亲切的接见各阶层代表,鼓励、号召他们联合起来推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争取加尔各答自治,并明确表示,英国也是大清的敌人,愿意与印度人民一起将英国人赶回欧洲。

    看着军容齐整的数万清军,看着宽阔的胡格利河河面上停泊着的密密麻麻的的战舰,想到英军闻风而逃的仓皇情景,加尔各答人民热泪盈眶,仿佛是看到了救星一般,各种组织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城市里大街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形形色色,高举着标语,高呼着口号的游行队伍。

    清军也不是光动嘴皮子,还积极协助加尔各答组建武装力量,并抽调人手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还赠送了一大批火枪,当然,都是藏兵手中的老式火枪。

    就在陈洪明觉的百无聊赖的时候,加尔各答的情报站站长鲁昆带来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从加尔各答撤退的英军发生内讧——西帕衣兵造反了!

    西帕衣兵,就是英国人的雇佣兵,这个陈洪明是知道的,而且他知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