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一十章 鏖战津京(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清楚,成保的一千马队至少拥有二千以上的战马,给断后部队留下一千匹,成保不会拒绝。

    听闻后有追兵,不论是大沽协绿营还是北洋水师官兵都再次加快撤退的步伐,载钊也没心思找人整顿绿营,一拔马头,跟随队伍撤离,心里隐隐有些担忧北塘守军的情况,毕竟北塘是以大沽协绿营为主。

    从大沽口炮台附近登陆并衔尾追击的是英军和荷兰军,陆军统帅是英吉利陆军少将格兰特,从望远镜里,他能清楚的看到匆忙撤离的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从军装上看这显然是两支不同的队伍,穿着西式军装还保持着队列的肯定就是清国的新建立的海军——北洋水师。

    因为之前的命令是配合海军舰队攻占大沽口炮台,在清军有组织的撤退之时,他并没有进行追击,等的接到命令——乘胜追击,已经是错过了最好的追击机会。

    不过,从对方撤退的情况来看,他并不赞同乘胜追击地形不熟,情况不明,追击太快,火炮和补给都跟不上,而且对方并非是溃逃,至少有一大半兵力是有序的撤退,追的太紧,可不是什么好事。

    放下望远镜,格兰特才大声道:“传令,不要追的太紧,保持二里的距离。”

    之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是担心遭遇埋伏,他很清楚,对面的清军实际上损伤不是太大,还保存着一定的实力,而且,他也清楚,这一战的关键是尽快攻占天津,他只需要象撵兔子一般撵着这些清军前进就行。

    追到大沽,遭遇到阻击之后,在判定对方使用都是米尼枪之后,格兰特更加谨慎,放慢了追击速度,这让大沽口守军得以从容撤退到葛沽。

    一进葛沽,载钊就接到两封电报,一封是易知足发来的,无须固守葛沽,即刻撤离。”对此,他没太在意,后面的追兵追的并不急,他完全可以喘口气再撤。

    另一封电报是军粮城发来的,“北塘守军崩溃,敌军衔尾急追,军粮城已弃守。直隶提督史荣椿。”

    他这才进驻葛沽,军粮城就已经弃守,这可真正叫做望风而逃!载钊暗自恼怒,更忧心北塘守军损失太大,略微沉吟,他才吩咐道:“给海防公所发电。”

    海防公所,指挥部。

    收到军粮城弃守的电报,易知足才真正领教到绿营兵的厉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就望风而逃,有没有必要那么夸张?不过,他并不在意,不是他的兵,他也不好意思越俎代庖,元奇新军军官敢如此违抗命令的,有多少脑袋都不够他砍的。

    点了支香烟,他才闷声道:“军粮城距离天津不过五十余里,敌军应该没有余力连夜行军,也不敢!不过,明天中午之前,敌军就能抵达天津。”

    僧格林沁试探着道:“是否去电京师,再抽调一旅八旗新军增援?”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他很清楚,对方是想以此为借口从京师抽调更多的八旗新军参与这一战,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我不介意八旗新军分润战功,也希望更多的八旗新军能够参与这一战,毕竟是难得的实战机会,而且,战胜之后,朝廷脸上也有光。

    不过,京师的八旗新军已经增援天津两个旅的兵力,再要求增援,朝廷会不会有想法?至于天津城的安全,那是无须担心的,明天中午之前,至少还能有一万兵力抵达。”

    见他说的如此直白,僧格林沁讪笑道:“本王也是觉得机会难得,如此大规模与西洋各国交战的机会,以后只怕是难得遇上,国城既然赞成,那本王就试试?”

    “咳”桂良轻咳了一声,道:“皇上坚守京师,岂能将兵力尽数调来天津?”

    “报——”曹根生进来报告道:“葛沽,载钊来电,余部已有序撤至葛沽,伤亡不大,敌军一路尾随追至。”

    听的伤亡不大,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回电,连夜撤回天津。”

    僧格林沁一皱眉头,“激战一日,再连夜行军,怕是。”

    “葛沽没有防御工事,不能驻守。”易知足道:“不连夜撤回,明天怕是没有机会从容撤回。”

    天津是京师门户,大沽口则是天津门户,大沽口失守的消息传开,天津城内外一片恐慌,无数百姓扶老携幼逃离天津以躲避战乱,大多商铺都闭门歇业,一派兵荒马乱景象。

    不过,天津城内的所有元奇分号却都没有关门,仍然照常营业,火车站虽然对外停止营运,但却依然一片繁忙,时不时的就能看见冒着浓烟鸣着汽笛的列车开进站台,大量的元奇新军和军火以及辎重补给源源不断的运抵天津,天津城内几乎已经变成一个大军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