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五十八章 万寿生变(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沿途彩墙上用彩绸结成的“万寿无疆”、“天子万年”等大字随处可见。

    满城喜庆,惠亲王绵愉却是忧心忡忡,恭亲王奕訢被发往西陵守陵,让他心惊肉跳,总是担心相同的厄运突然降临,这些年他不仅与易知足关系密切,与奕訢的关系也甚是密切,一旦咸丰病重,极有可能也不会放过他。

    他琢磨着,是不是应该考虑急流勇退,主动辞去督办大臣,告病在府修养,以避避风头,

    不过,万寿节将至,这个时候告病,显然不太合适,他暗自打定主意,一俟万寿节之后,就即刻告病。

    “王爷。”管家进来轻声禀报道:“文中堂、贾中堂登门求见。”

    文中堂自然是军机大臣文祥,贾中堂则是贾桢——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兵部,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两人都可以说是奕訢一党的得力干将,绵愉有心不见,却又觉的不妥,略微沉吟,才道:“请他们去书房。”

    文祥、贾桢见来见绵愉,自然是为奕訢之事而来,三人见面,寒暄落座,文祥就径直道:“恭亲王无端被发往西陵守陵,王爷可知究竟是因何缘故?”

    奕訢没跟他们透露?这个可能应该不大,绵愉沉吟了下,就算奕訢没透露,这事也没有隐瞒的必要,咸丰龙体欠安,京师本有不少传闻,当即徐徐说道:“应该是与皇上龙体欠安有关。”

    文祥两人都是人尖,一听这话,立即就意识到咸丰的病情怕是不简单,两人心里都是一沉,贾桢神情凝重的道:“如此说来,恭亲王发往西陵守陵,等若是变相圈禁,如今肃六得势,再有变故,其势必增,日后怕是无人能遏制。”

    文祥则直言不讳的道:“如此局势,王爷断不可袖手旁观。”

    他倒是不想袖手旁观来着,可他能有什么法子?绵愉心里很清楚,奕訢能不能复出,关键的得看元奇,得看易知足的态度。

    见他不开口,贾桢接着道:“王爷当入宫觐见,向皇上陈明厉害。”

    绵愉冷声道:“世祖、圣祖皆是幼年继位,二位可还记得圣祖继位之初的四大辅臣?”

    这话说的含糊,但文祥、贾桢却是如遭雷击,半晌说不出话来,世祖顺治爷也是六岁继位,皇叔多尔衮辅助摄政,多尔衮的尊号也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再进而到‘皇父摄政王’的。

    ‘皇父摄政王’,不但已将多尔衮与顺治帝完全等同于父子关系,而且完全俨然成了‘太上皇’。

    后来,圣祖康熙幼年继位,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皆是异姓功臣,没有一个皇族宗亲,就是怕重蹈多尔衮摄政的覆辙。

    正所谓前车之鉴,咸丰若是身患重病,为着年仅六岁的儿子着想,绝对不可能让恭亲王奕訢辅政!这事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唯一可指望的就是咸丰康复,如此才能有点希望。

    震惊之余,文祥喃喃着道:“皇上春秋正盛,应该不至于。”

    “确实不至于。”绵愉轻声宽慰道:“皇上也不过是未雨绸缪,一旦有所康复,必然会着老六会京。”话是如此说,在获知咸丰是患上痨病,他已经不再抱什么奢望。

    转眼就是六月初八,初九是万寿节正日子,初八则是暖寿,咸丰摆驾回到紫禁城,赐宴文武百官,次日一早,咸丰早早起身,沐浴更衣,穿戴礼服,而后率领王公亲贵、文武大臣前往太庙叩拜列祖列宗。

    然后,驾返太和殿,接受朝贺,数百人组成的礼乐队,奏起丹陛大乐,以皇子、亲王、郡王为首,一律蟒袍补褂,各按品级序列,在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鸣赞之下,肃穆的“庆平”乐章之中,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庆贺大礼。

    烦琐的礼仪进行了一个上午。拜罢,在保和殿赐宴。赐宴之后,又前往畅音阁三层大戏台听戏,接着,又赐食、赐文房四宝、赐织绣古玩,每个人都得了不少荣宠。

    咸丰提前服了药,一整天繁琐的礼仪下来,楞是争气没有出现剧烈咳嗽、咯血的情形,不过,天气炎热,他以及文武百官所有人都朝服补褂、冠帽顶戴,着实热的不行,正常人都感觉难受,更别说身子羸弱还患有痨病的他。

    实则中午之后,咸丰就感觉到身子十分不适,但为了讨个吉利喜庆,为了消弭京师传闻,为了避免引起朝廷上下的猜疑,他一直勉力支撑。

    好不容易等到天色昏暗,文武百官退出,回到寝宫的咸丰这才长松了口气,彻底松懈下来,经过这一天的折腾,他对自己的身子也有了些信心,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羸弱不堪。

    出乎他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