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秋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就整个大清而言,元奇不仅与朝廷分庭抗礼,在很多方面甚至能够左右朝廷。”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缓声道:“若是当今病危,会如何安排?”

    当今病危?王开运不由的一呆,咸丰才三十一岁,怎么可能病危?不过,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以对方的身份不可能信口开河,而且这个问题,才是对方召他前来的主要原因。

    略微思忖,他才开口道:“当今子嗣稀薄,唯有一子,年仅六岁的皇长子,若是当今病危,最为重要之事莫过于托孤!而托孤则重在平衡各方权力,以免皇权旁落甚或是出现废立之事。

    本朝,世祖、圣祖皆是幼年继位,有祖制可循,但如今朝局却是多了一大变数,也就是爵爷。”

    这家伙确实是个人才,易知足笑了笑,道:“不急于回答,仔细考虑清楚再来回复。”说着,他看向赵烈文,吩咐道:“他知道是事情有限,惠甫不妨提点一下。”

    京师,养心殿,后殿寝宫。

    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浑浑噩噩的咸丰终于完全清醒过来,不仅开口说话,而且感觉饿了,要求进食,这可将一众苦苦守候了数日的一众大臣高兴坏了,当一声声‘传膳’的呼声从寝宫传到养心门外,所有的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妃嫔、御医、太监宫女无不长松了口气,都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接连调养了两日,咸丰的精神一天好似一天,已经可以在太监的搀扶下在房间里走动了,一众御医在把脉之后也都称,龙体无碍,只需安心静养些时日就能完全康复,见这情形,一众大臣才彻底的松了口气,一众妃嫔纷纷前来问安,宫里的气氛也随即轻松起来。

    消息传出,一众宗室王公、满汉大臣,文武百官尽皆庆幸不已,咸丰大病,他们一连七日得不到任何消息,一个个无不捏着一把汗,晚上连觉都睡的不踏实,如今总算是可以放下心来睡个安稳觉了。

    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的咸丰经过十余日的修养,精神和气色都渐渐康复过来,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渐渐恢复了信心,毕竟他才过而立之年,不过,一想到自己浑浑噩噩足有七日,他还是有些后怕,思前虑后,他下旨,宣彭蕴章觐见。

    彭蕴章原本是首席军机大臣,于咸丰十年因足疾,需拄拐而行,出入宫禁不便,咸丰下旨,为示体恤,命其毋庸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改署兵部尚书,兼署左都御史。

    彭蕴章足疾早已痊愈,听闻宣召,匆匆赶进了宫,在养心殿西暖阁叩安之后,就听的咸丰轻声道:“赐坐,赏茶。”

    谢恩落座之后,彭蕴章瞥了一眼脸色苍白,身形消瘦的咸丰,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感慨,咸丰语气温和的道:“咏莪久任枢垣,备悉时政,目前朝局,当如何平衡?”

    对于朝中势力,彭蕴章可谓是了如指掌,略微沉吟便道:“回皇上,微臣窃以为,当前最大祸患,乃是元奇。朝中两派,不论是守旧派还是革新派,皆是忠心为国,皆应善待,以免自剪羽翼,为元奇所乘。”

    顿了顿,他接着道:“对于元奇,则应刻意笼络,尤其是易知足,圣眷越隆,君恩越重,元奇为患之可能则越小。”

    听的这话,咸丰半晌没有吭声,良久,他才开口道:“咏莪是为奕訢求情?”

    听他语气有些不善,彭蕴章哪里还敢坐着,连忙起身跪下,磕头道:“皇上,微臣并非是为恭亲王求情,只是就事论事。”

    略微沉吟,咸丰才缓声道:“但说无妨,朕不罪你。”

    “是。”彭蕴章暗自叫苦,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道:“皇上大病初愈,需静心修养,如此,则一党独大不如两党制衡,恭亲王乃皇上手足,这几年积极推行新政,身边也聚集了一批官员,足以与肃顺等人互为牵制。”

    咸丰微微点了点头,这话倒是不无道理,他要静心修养,必然懈怠政务,肃顺虽是忠心耿耿,才具不凡,但却专权跋扈,若是无人制衡,时日一长,肃顺必成一代权臣,把持朝政,有奕訢互为牵制,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海,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解修元手里捏着一份电报快步走进书房,拱手见礼后,便道:“大掌柜,胡雪岩来电,伦敦棉花价格依然维持稳定,据悉,美利坚北方舰队对南方港口的封锁形同虚设,欧洲至南方各港口的商船队往来如常。”说着,他将电报递了过去。

    看完电报,易知足没吭声,他知道美利坚内战引发了欧洲的棉花危机,但具体是什么情况,他却并不清楚,究竟是北方海军的成功封锁引发棉花危机?还是南方有意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