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一十八章 南洋试点(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官则与行政主官平级,且司法局和督查局皆是垂直领导,主官任免由上级决定。<i><a  href="/11465/" >影帝的日常最新章节</a></i>

    如此一来,知府知县的权力被大幅削弱,审案断案,人犯收押,地方监狱等尽归司法局,司法独立不受地方官员左右,但受督查局监督,督察局不仅监督司法还监督所有的地方官员,但也只有监督权,不能插手行政和司法。

    这个体制好处在于权力分摊,易于制衡易于监督,且更为专业,坏处在于,体制臃肿,三权分立增加了不少官吏,吃皇粮的官吏增加了一倍,增加了财政压力。

    易知足在附近府县转了一圈,一番打听下来,却是有些苦笑不得,这三权分立好是好,但地方官员却基本都没什么事做,司法局一年到头也审不上几个案子,而且审的多是鸡毛蒜皮的小案,督查局也是无所事事,压根就没什么好督查的,地方官员多是从新学毕业生中选拨出来的,极少有贪赃枉法的事情。<i><a  href="/11466/" >保镖是高手最新章节</a></i>

    转了一圈下来,易知足有种多此一举的感觉,不过,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吏治清明,地方士绅商贾百姓对于地方官员极少有抱怨的。

    待的易知足回到马尼拉,已经临近封衙放假,听闻易知足回来,马仪清连忙赶了过来,见礼之后,他便含笑道:“大掌柜这趟微服私访可有收获?”

    易知足答非所问的道:“年后我打算去偏远一点的府县看看。”

    “大掌柜好闲情。”马仪清含笑道:“这个三权分立,极大的杜绝了地方官员贪赃枉法的情形,而且督察局的官员大多都是出身新学的年轻士子,别的不敢保证,吏治清明这是绝对敢保证的。”

    顿了顿,他才道:“这个制度确实是值得推广,不过,朝廷怕是难以接受,官员俸禄至少要增加四倍不止。”<i><a href="/11467/" >江山战图无弹窗</a></i>

    朝廷财政困难,确实是难以接受,易知足沉吟了一阵才道:“在下面转了一圈,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浮于事,大多官员一天到晚都无所事事。”

    马仪清点了点头,道:“南洋两省大多百姓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移民,没有形成宗族,元奇对移民的政策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事情自然少,况且百姓本就有轻易不进衙门的传统,没有试行三权分立的时候,地方官员也是无所事事,清闲不已。”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下才试探着道:“要不大掌柜抽调些官员在上海以及附近的府县尝试一下?”

    “还不到时候。”易知足道:“待的朝廷推行宪政之时再尝试不迟。”顿了顿,他接着道:“不能让他们太清闲,三年考核,不仅要考核政绩,还要增加专业知识考核,不合格者,降级使用。”<i><a href="/11468/" >山海经笔记作品目录</a></i>

    “这法子不错。”马仪清点了点头,略微沉吟,他才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道:“如今南洋两省移民人口已经远远超过了本地土著,可说是已经巩固了吕宋爪哇的统治,马尼拉和葛罗巴能否开放为通商口岸?”

    易知足本来就有逐步开放的想法,之前封闭南洋两省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十多年下来,元奇可以说已经牢牢的掌控了南洋两省,这种情况下倒也没有继续封闭的必要,他当即颌首道:“可以,暂且先开放马尼拉和葛罗巴,其他地方以后也可以陆续开放,先从广州上海海关抽调一些经验丰富的人手将海关建起来。”

    马仪清压根就没有想到易知足会如此轻易的同意,不由的大喜过望,“大掌柜可是早有开放南洋两省的想法?”

    易知足道:“不只是南洋两省,整个大清都会逐步的放开......。”

    话未说完,林美莲快步进了递上一份电报道:“大掌柜,倭国急电。”

    “孝明驾崩,睦仁继位,年号明治。”扫了一眼电文,易知足沉吟了一阵,才将电报递还,道:“回电,查明孝明死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