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失笑:“重点是挺难的,想想还不敢?”
“也就是想想了。”
“那你要是真能考上呢?”
“怎么可能考得上?”
“你跟着我学,只要肯用功,十有*。”杨锐酝酿许久,终于将这句话给说了出来。
他可不是开玩笑的。
80年代高考的考察要求其实并不高,分数也低,如西堡所在的河东省,录取分数在全国份数中等,理科三百七八十分足矣,若能有个四百出头,就敢窥视目前的中央直属88所重点大学了。
河东大学是本省的重点,通常比重点线高一点就有机会,若是有个四百五十分,都可以挑专业了。
而试题的难度,除了偶尔会有超出考试大纲的偏题以外,80年代的高考难度甚至比30年后还要低一些,后世的高三学生随便拉过来特训两个月,考个重点大学轻轻松松。
毕竟,82年的高中生,小学和初中基本是放羊的,所谓的基础,比后世学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给他们教课的老师,也有十年的时间在搞运动,或者被运动搞,如何应对高考,他们的经验并不比学生多多少。
杨锐就不一样了。
在30年后的教育产业化大潮中,补习学校的讲师可谓是久经沙场,像是他这样想创业的金牌讲师,更是能做到有教无类。高考200分的学生来读基础班要教,高考500分的学生要读提高班也要教,且要把教学成绩在分数里体现出来。
以王国华的底子,要求他像是后世学生那样,考500分往上,的确希望渺茫,可在80年代的环境下,考个400多分,着实不难。
所以,杨锐打保票的时候,眼神凝实,颇有犀利之感。
王国华想信又不敢信的道:“你就吹牛吧。”
“那我刚才给你的两招,也是吹牛不成?”
王国华一时语塞,目光却是渐渐的灼热了。
一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