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6章 争股(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非技术本身。

    但是,从学术的角度讲,他散装性质的论文,反而更受欢迎一些,除了《生物化学系统生态》以外,另一家美国化学学会的《acs化学生物学》通过了他的两篇论文,这是一家影响因子4。5左右的期刊,比《生物化学系统生态》高端不少,多少有些出乎杨锐的意料。

    毕竟,他抄袭的论文,原本只是普通的sci收录论文,影响因子1。0左右,想来,除了时间不同以外,他系统性的实验和总结分析也起了作用。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一篇论文的着眼点自然不同,学术价值亦会发生巨大的区别。

    海处长关心的却不是学术性,他起了话题,就继续道:“茄尼醇这个产业,你选的非常正确,咱们国家是烟草大国,云南等省份,每年制作卷烟剩下来的废烟叶都很多,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茄尼醇提纯技术,日本和西欧的一些国家收购烟叶的时候就很苛刻,有些时候还不愿意收购废烟叶,而要收购好的烟叶,自己加工,赚两茬钱,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就吃了大亏,不仅不能利用废烟叶提高收入,还会因为外国公司的收购政策,使收入摇摆不定……”

    海处长一通悲天悯人的演说以后,更是端起杯子,道:“小杨,我敬你一杯。”

    杨锐无奈和他碰了一杯。

    海处长一口气喝完,将头伸了过来,面对杨锐,说:“精制茄尼醇技术,是提高咱们医药水平的重要技术,粗制茄尼醇技术,是提高咱们烟叶种植户收入水平的重要技术,要我说,粗制茄尼醇技术比精制茄尼醇技术还重要,所以……”

    “您还是想建粗制茄尼醇工厂。”

    “是。”

    “实话实说,不划算。”

    “不划算也要建。”海处长趁着酒气,一拍桌子。

    杨锐笑笑,道:“不划算的意思,是粗制茄尼醇工厂,会影响到新合资工厂的整体利润,也就是说,每个股东的收益都会变少,如果这样,您还要建的话,我的意见,是国医外贸**出来建厂。”

    海处长还伸着手,满桌子舞动呢,这下子呆住了。

    “**建厂”这个词,杨锐前面还是用给原料企业呢。

    杨锐却不给他反应的机会,换成英语,说:“我认为,粗制茄尼醇的提取和制造,是最考验本土化实力的。如果国医外贸能够组织地方企业,建设粗制茄尼醇工厂,新建的合资工厂,就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另外,精制茄尼醇工厂,也不是必须国医外贸的加入。”

    弗兰奇这下子听明白了,杨锐是想将国医外贸都踢出局。

    尽管有点可怜海处长,弗兰奇还是在心里暗暗点头,不过,他没有明确的表示。

    踢国医外贸出局,固然能提高捷利康的股份,但捷利康和国医外贸是长期合作伙伴,这样的先例却是不好的。

    杨锐翻着手解释,说:“国医外贸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他们占据了国内的医药销售渠道,以及能够影响到原料收购的渠道。不得不承认,无论是采购烟叶,运输烟叶,还是向国内销售茄尼醇,都少不了国医外贸的参与。但是,如果将粗制茄尼醇工厂和精制茄尼醇工厂分开,将后者建厂到香港,精制茄尼醇工厂就不需要国医外贸的参与了,甚至,也不需要生产企业的参与。”

    “只需要技术和资本的合作。”弗兰奇不由自主的补全了,这个提案太有诱惑力了,因为香港现在仍然处于英国的管辖,在香港建厂,对捷利康公司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另一方面,建厂香港,不仅能利用到中国大陆的资源,还能减少中国特色的问题,这也是无数外企建厂香港的主要原因。

    海处长却是吓坏了,用看猛虎的表情看杨锐。

    他想削减杨锐的股份的话都没说出来,只是提了一下粗制茄尼醇的问题,竟而就要被踢出局了。

    这个恐吓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海处长知道,杨锐的华锐制药公司,就是注册在香港的。

    由华锐制药公司和捷利康合作,并将国医外贸和地方企业,以及原料企业组成的粗制茄尼醇工厂当作供应商。

    这样的组合,就是好肉都给自己吃,骨头才丢出去。

    而且,骨头上留的肉还极少。

    至于杨锐有没有胆量将此事付诸实践,海处长也毫不怀疑。

    这种有15万美元的中国人,早就想去香港定居了吧,杨锐有本事又有钱,干脆去香港开公司,他一个央企的处长,其实也难阻止。

    “咱们再谈谈,再谈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