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一章 声望宜人(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里一动道:“最好能找两名向导,我对高温热泉有点兴趣,另外,我们想出钱请几个人搬仪器,打猎就不去了。”

    “没问题,钱就不用了,你是想搞热泉研究?”康弘一听就来了兴致。

    杨锐更不瞒他,点头道:“我看国外做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研究,做的如火如荼的,我想趁机了解一下。”

    康弘大为振奋,心想这下子来对了。钾通道的研究是华锐实验室的工作,就算是再有发展,也轮不到云南大学生物系的副教授来掺合。但是,云南的热泉就在云南,杨锐新开一个研究方向,不管是合作、配合还是跟随,都有相当的意义。

    他稍做思考,认真的道:“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是生命奇迹,蕴含着生命进化历程的丰富信息。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代表生物体对环境的极限适应能力,界定了生物圈的“边界”,是生物遗传的宝藏,我看过您写的科普文章《生物圈》,非常有启迪性,我们如果能够研究清楚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的生存状况,对于认识生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还可能对人类宜居外星奠定基础。”

    虽然最后一句话听的有点像是搞笑,但真的不是搞笑。

    1984年,美国人正在雄心勃勃的考虑移民火星,如果苏联再能半死不活的坚持20年,老美或许真的能咬牙坚持,令外太空探索更进一步。

    国内的研究者虽然落后于时代,但大家的目标都是放在20年,30年乃至50年以后的,尤其是做基础性研究的,眼光更是放的长远。

    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研究也算是半个热点话题,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到21世纪,始终长盛不衰,而它的研究成果,也确确实实是奠定人类移民外星的基础之一。

    60年代正是阿波罗计划的开端,十几年的功夫,人类就完成了登月计划,此时的人们,有理由相信太空探索会继续进行下去,并越来越快。

    曾经为杨锐赚来2000多元零花钱的《生物圈》,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登上了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