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章 为了你好(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话,一年就能买一套小房子了。这种时候,来自研究所的房子就缺乏吸引力了。

    何况,乔所长也只是画大饼而已,现在的研究所穷的要命,几年内都攒不出钱来建新住宅,就算建了,也必须按照资历等条件平均分配,甚至可能轮不到他们。

    王晓芸说不是房子的事,既是因为没有房子这回事,也是因为她的目标放的更长远了。

    几天时间的考虑,让她和涂宪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利弊,而研究所对比华锐实验室,是禁不住思考的。

    涂宪和王晓芸的第一目标永远是研究,研究成果优秀,自然有的是办法得房子,享待遇,即使是外国实验室也不例外。

    这是研究员与其他工作很大的不同。

    研究其实是一项充分竞争的工作,不止与国内同行竞争,还有国外工行的竞争。

    竞争力充足的研究员,可以予取予夺,而竞争力的充沛程度,就以研究成果来判断。

    乔所长和张书记都脱离科研一线很久了,更加琢磨不到王晓芸的心思,问道:“那你想要什么?你说出来,看我们能不能满足。”

    王晓芸犹豫再三,道:“我想做研究。”

    乔所长笑了:“你做研究,当然要在研究所里做了,你要知道,咱们研究所里,你只要不辞职,不搞怪,谁都不能把你给开除了,这么安稳的环境,才是做研究的基础啊。你进去外企,人家天天和你要成果,要成果,做不出来就逼你,灵感都被赶跑了,最后和锄地有什么区别?”

    乔所长说的也有道理,大部分的基础研究都是没有收益,只有投入的,而且投入还不少。除了国家投入,以及公益性的基金以外,私人机构投注基础研究的很少,即使有,也会要求多多,对成果和奖项近乎偏执,就像是电影里的文艺片乃至先锋电影一样。

    不过,安稳的环境都是相对的。在国内,大牌牛人学阀级人物自然是能安心搞研究的,或者说,他们想安心搞研究就搞研究,想安心搞安心搞研究的人,就安心搞安心搞研究的人。

    王晓芸是个小字辈,30岁都不到,在研究所里连个人都不能算,根本就没有资格搞研究,这才是她和涂宪出去兼职的原因,熬资历的本质就是一个熬字,在研究所里熬也是熬,出去熬也是熬。

    乔所长说的再是冠冕堂皇,也抵不过研究所内的风气使然,除非她连夺大奖,变成杨锐在北大一样的地位,否则,即使乔所长想要护着她都难。

    短暂的对话,反而让王晓芸认清了现实,轻轻摇头,道:“我和华锐实验室说好了,去了以后,就能参与到大项目里区。乔所长,你放我走吧,我老公都已经辞职了,你留着我也没意思。”

    梅所长一直没说话,这时候道:“你说有大项目,是多大的项目,一个公司搞的比我们所都厉害?”

    “我不能说。”王晓芸其实还不确定。

    梅所长追问道:“你就不怀疑他们会骗你?”

    “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这些私人公司,嘴上都没有一句实话,你相信他们的承诺,那就傻了。”

    王晓芸被激,紧跟着道:“他们马上有一篇论文要发表在《cell》上了,接着再开的项目,肯定不可能放低了要求。”

    “cell》?美国的细胞?”乔所长虽然脱离了一线,对期刊和排名还是非常敏感的。

    王晓芸说“是”。

    在场的几个人互相看看,接着就看梅所长和乔所长咬起了耳朵。

    一会儿,乔所长抬头道:“你说华锐实验室是香港的公司开在北京的实验室?我们最近没听说国内有人在cell上发表论文,是用的香港公司的名义?用的名字是什么?”

    国内也是有科技情报检索机构的,比如北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之类的,都有人专业分析世界各国的期刊。最初,这也是为了确定明年订阅哪些期刊,而对于顶级期刊来说,国内一年的发表量还达不到三位数,一个学科领域一年都不一定有一篇,自然是一旦出现,疯传各地的。

    然而,这种程度的期刊检索,只能检索已经发表的论文,北大能通过《cell》回寄给杨锐的信函确定论文的发表,其他单位就不行了。

    王晓芸也发现自己说的急了,此时只能道:“论文刚刚按照编辑的要求小改了,还没有发表。”

    乔所长的眼睛睁大了一下,旋即莫测高深的笑了起来:“小王,你还年轻,不知道人心险恶。cell可不是改改就能发表的,没有发表,也许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